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政治经济学系 关闭
 
郭飞 教授
 


 

  郭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青年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和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常务理事。独立讲授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概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曾独立或主持承担国家、部委和高校的科研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30篇(几乎全部都是独立撰写的,大多数发表在国家级重要报刊上),独撰、主编、合撰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等22部,独立获得国家、省(市)和高校以及有较大影响的学会颁发的高等级科研与教学等奖励30项。1992年8月,被评为北京高校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简况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曾独立或主持承担“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中国体制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 “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的互动关系”、“开放型经济下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等多项国家与部委的科研课题,参与承担“中日市场经济比较研究”等多项中日合作科研课题或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独立承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 与对策研究”、“‘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研究”、“我国高校优秀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探析”等多项校级科研课题。目前,参与承担“以消费启动内需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开放型经济下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独撰1篇)、《经济研究》(独撰2篇)、《经济学动态》(独撰6篇)、《马克思主义研究》(独撰3篇)、《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评论》《人民日报》(独撰3篇)、《光明日报》(独撰3篇)、《经济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30篇(全部论文几乎都是独立撰写的,其中有近4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撰、主编、合撰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等22部。主编并主笔的专著《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万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弥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国内著名专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参见陆南泉:《<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评介》,《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3期;许征帆:《喜读<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高校理论战线》1997年第8期)。独撰的论著《中国经济改革若干问题研究》(20万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和《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新思考》(22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受到国内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重视与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读书报》、《经济学动态》等重要报刊都发表过著名专家撰写的书评或特别推荐。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互动关系研究》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40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构建了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及其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国内外全面、系统地探讨该问题的首部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杨圣明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继勇等著名专家和我校卢进勇教授等知名学者分别在《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了书评,并给予较高的评价。针对经济理论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提出了有价值、有影响的新观点或新见解,有些对策建议(如大幅度提高高校教师工资,对高校教师工资实行“三七开”,详见1993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高校“三年扩招两翻番”,详见1999年6月9日《中国改革报》理论版)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所采纳,并产生相当显著的社会效益。先后独立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第一作者)、中国发展与西部开发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优秀论文(1985 1994年)三等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中青年学者和企业家改革开放十五年优秀论文奖、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9次)、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等科研奖励26项,并联合获得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七届全国金钥匙图书优胜奖。1995年秋和2000年夏,曾赴俄罗斯和美国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主要科研成果(限填100项):
1.《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著,24万字,主编兼主笔,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经济改革若干问题研究》(论著,20万字,独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并于1996年12月获学校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3.《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新思考》(论著,22万字,独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互动关系研究》(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专著,40万字,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08年12月获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25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0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7期、《人民日报》2008年7月8日理论版等全文或部分转载
6.《深化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论文,12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英文版)2008年第4期
7.全民企业工资改革目标模式新探(论文,9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研究》杂志1989年第11期,并于1990年11月获学校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8.刍议按劳分配中的“劳”(论文,6300字,独撰)
  载于《经济研究》杂志1993年第2期
9.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实证考察(论文,6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学动态》杂志1998年第5期。
10.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刍议(论文,4700字,独撰)
  载于《经济学动态》杂志1999年第11期
11.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观点辨析(论文,8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学动态》杂志2001年第11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并于2002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2.我国失业的五大特征与对策(论文,6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学动态》杂志2003年第11期
13.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股份制若干问题探讨(论文,10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学动态》杂志2004年第7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并于2004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4.对“以市场换技术”方针与涉外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再思考(论文,10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学动态》杂志2006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1期转载0.7万字,日本广岛经济大学《经济研究论集》第29卷第4号(2007年3月出版)全文译载
15.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新思考(论文,11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2005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并于2006年12月获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与对策(论文,28000字,独撰)
  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2006年第5~6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第8~9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17期部分转载,并于2006年10月获第十四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2006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7.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与当代国际投资(论文,12000字,独撰)
  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2007年第6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2007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讨论综述(学术综述,6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杂志1994年第8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4年第9期全文转载
19.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与转轨方式(论文,12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东欧中亚研究》杂志1996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11期全文转载,并于1996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关于科技人员最佳流向及其机制的探讨(论文,4000字,主撰)
  载于国家科委人才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才学会主办的《人才研究》杂志1987年第4期,并于1987年12月获吉林省人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论文,9000字,独撰)
  载于国家教委主办《中国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理论版)》杂志1988年第6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政治、国际关系》1989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搞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尝试(论文,4000字,独撰)
  载于国家教委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杂志1993年第6期,并于1997年8月获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高教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3.也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论文,9000字,独撰)
  载于国家教委主办的《高校社会科学》杂志1989年第5期
24.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国家教委主办的《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3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3年第5期全文转载,并于1993年10月获国家体改委颁发的全国中青年学者和企业家改革开放15周年优秀论文奖
25.社会分配不公及对策(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3年第5期
26.培育与发展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探讨(论文,4500字,独撰)
  载于《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4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4年第7期全文转载
27.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性质问题近期讨论综述(学术综述,7500字,独撰,署笔名郭鹏举)
  载于《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5年第5期
28.经济体制改革与基本经济制度(论文,4500字,第一作者)
  载于《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6年第3期
29.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与对策(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高校理论战线》杂志1998年第9期,并于1998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0.劳动价值论若干问题探讨(论文,8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的《当代经济研究》杂志2001年第10期
31.试论分配方式的决定和制约因素(论文,6500字,独撰)
  载于《当代经济研究》杂志2002年第10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并于2003年3月获中国发展与西部开发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32.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论文,5000字,独撰)
  载于《当代经济研究》杂志2003年第2期
33.坚持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正确方向(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当代经济研究》杂志2007年第10期
34.按劳分配若干问题探讨(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劳动学会、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劳动科学》杂志1990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90年第3期全文转载,并于1991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科研成果二等奖
35.略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论文,3200字,独撰)
  载于《中国劳动科学》杂志1993年第11期,并于 1994年5月获中国劳动期刊学会颁发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1985-1994年)全国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被评为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
36.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论” (论文,8200字,合撰)
  载于《中国劳动科学》杂志1994第11期
37.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论文,5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劳动》杂志2003第11期
38.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成因与对策(论文,15000字,独撰)
  载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3年第1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
39.按劳分配的综合计量尺度(论文,3000字,独撰)
  载于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大主办的《教学与研究》杂志1989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8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论文,3700字,独撰)
  载于《教学与研究》杂志1993年第1期
41.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6500字,独撰)
  载于《教学与研究》杂志1995年第1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5年第3期全文转载
42.社会主义劳动力非商品论(论文,9000字,主撰)
  载于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经济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经济研究参考》杂志1995年第9期
43.关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若干思考(论文,8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研究参考》杂志1997年第13期
44.全民企业按劳分配计量尺度再探讨(论文,6000字,独撰)
  载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省经团联主办的《经济纵横》杂志1988年第11期
45.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论文,7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纵横》杂志1993年第11期
46.关于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两个问题(论文,6500字,独撰) 
  载于《经济纵横》杂志2005年第10期
47.我国失业现状及其基本特征(论文,7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纵横》杂志2004年第1期
48.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论文,11000万字,独撰)
  载于武汉大学主办的《经济评论》杂志2004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49.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探析(论文,3000字,独撰)
  载于西南财经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第6期
50.试论全民企业工资改革的目标模式(论文,13000字,独撰)
  载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战线》杂志1988年第4期
51.按劳分配若干问题争论概述(学术综述,12000字,主撰)
  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52.走效益兴国之路(论文,4500字,独撰)
  载于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理论前沿》杂志1996年第17期
53.两个生产力规律辨异(论文,3000字,独撰)
  载于江西省社联主办的《争鸣》杂志1988年第2期
54.科技人员流动若干问题新探(论文,6000字,主撰)
  载于吉林省委党校主办的《长白学刊》杂志1987年第6期
55.中国失业:特征与对策(论文,9000字,独撰)
  载于江苏省委党校主办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56.苏联东欧国家的所有制改革(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中联部主管、东北师大主办《外国问题研究》杂志1987年第3期
57.商品经济意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8000字,主撰)
  载于《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增刊
58.论确立全民企业工资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原则(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59.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论文,6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
60.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论文,9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政·金融》1993年第4期全文转载
61.略论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问题(论文,10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6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海探珠(论文,9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199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3.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艰辛开拓(论文,14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1994年第8期全文转载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问题探讨(论文,10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4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5.略论苏联传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7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5年第2期,并被评为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
66.苏联的“加速战略”及其主要缺陷(论文,12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5年第4期
67.“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论文,9000字,主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6年第2期
68.试论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论文,10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6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管理》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
69.略论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论文,5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7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管理》1997年第7期全文转载
70.东方社会主义大国的正确抉择 (论文,9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7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71.关于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与对策的初步研究 (论文,11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8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1998年第6期全文转载
7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探索(论文,75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8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1999年第1期全文转载
7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辨析(论文,4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9年第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8期全文转载
74.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命运的思考(论文,98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1999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4期全文转载
75.我国当前居民消费不足及对策研究(论文, 9000字,独撰)
  载于《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杂志2000年第2期
76.日中市场经济比较研究(论文,约4万字,本人撰写6000字)
  载于日本山形大学社会科学辑刊第26卷第1号(1995年7月出版)
77.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的多维视角(论文,3000字,独撰)
  载于《人民日报》2003年7月8日理论版
78.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论文,2000字,独撰)
  载于《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1日理论版
79.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创新刍议(论文,2800字,独撰)
  载于《人民日报》2005年7月8日理论版
80.“要素财富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论文,2000字,独撰)
  载于《光明日报》2002年8月6日理论版
81.以人为本与适度就业 (论文,3000字,独撰)
  载于《光明日报》2005年8月23日理论版
8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合理布局(论文,3000字,独撰)
  载于《光明日报》2008年9月23日理论版
83.企业技改亟待四个转变(论文,2000字,独撰)
  载于《经济日报》1997年4月21日理论版
84.我国高校教师工资纵横谈(论文,6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3年7月7日理论版,《新华文摘》1993年第10期部分转载,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3年第9期全文转载,并于1993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85.略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论文,3500字,独撰,署笔名郭鹏举)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3年12月8日理论版
86.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论文,62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6年3月15日理论版,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4期全文转载
87.大胆探索和采用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论文,68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7年10月3日理论版
88.研讨式与综合式教学法新探(论文,4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8年10月21日理论版
89.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论文,63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1月13日理论版,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全文转载,并于1999年12月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90.社会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论文,52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10月13日理论版,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1.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论文,5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0日理论版
92.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论文,34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12日理论版
93.高校文科教师科研之道探微(论文,3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13日理论版,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94.实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新战略(论文,6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8日理论版,《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部分转载
95.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论文,6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3日理论版
96.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论文,4400字,独撰)
  载于财政部主办的《中国财经报》1993年9月7日理论版
97.高校扩大招生将拉动内需(论文,33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改革报》1999年6月9日理论版,《新华文摘》1999年第9期全文转载
98.我国当前失业呈现六大特征(论文,5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改革报》2005年1月31日理论版
99.我国涉外税收实行国民待遇利大于弊(论文,50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改革报》2006年10月9日理论版
100.当代国际投资的新变化(论文,4500字,独撰)
  载于《中国改革报》2007年7月5日理论版

参加重要学术活动简况(2000年以来)
1.2000年4月,在中南海国务院会议室参加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主持的“劳动力商品问题专题研讨会”,提交论文:《社会主义劳动力非商品论》,并作大会发言;
2.2001年8月,在中南海国务院会议室参加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主持的“劳动价值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劳动价值理论若干问题探讨》,并作大会发言。
3.2001年10月,在昆明参加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2届年会,提交论文《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问题辨析——兼谈“要素财富论”》,并作大会发言。
4.2002年12月,在上海财经大学参加“全国经济学体系与方法创新研讨会”,提交论文:《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并作大会发言。
5.2003年10月,在厦门大学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第17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提交论文:《重塑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并被推选在大会发言。
6.2003年10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第五届政治经济学研讨会,提交论文:《重塑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并作大会发言。
7.2003年11月,在同济大学参加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4届年会,提交论文:《中国失业:现状、特征与对策》,并作大会发言。
8.2004年10月,在四川大学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第18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提交论文:《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新思考》,并被推选在大会发言。
9.2004年7月,在北京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10.2005年4月,在复旦大学参加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述评”专题研讨会,提交论文:《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两个问题》,并作大会发言。
11.2005年10月,在厦门大学参加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办的“国际价值理论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两个问题》,并作大会发言。
12.2005年10月,在贵阳参加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5届年会,提交论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创新刍议》,并作大会发言。
13.2005年11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参加“FDI与中国自主研发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14.2006年9月,在武汉参加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中部崛起高峰论坛”,提交论文:《对“以市场换技术”方针与涉外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再思考》,并作大会发言。
15.2006年10月,在西安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第20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提交论文:《对“以市场换技术”方针与涉外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再思考》,并被推选在大会发言。
16.2007年5月,在北京参加由教育部社科中心和“首都经济学家论坛”联合主办的“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17.2007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学习胡主席‘6.25’讲话,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座谈会”,并作大会发言。
18.2007年8月,在教育部社科中心参加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人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
19.2007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由中国人大和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第一届年会,提交论文:《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与当代国际投资》,并作大会发言。
20.2007年12月,在南京参加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7届年会,提交论文:《坚持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正确方向》,并作大会发言。
21.2008年3月,在教育部社科中心参加由教育部社科中心和首都经济学家论坛联合举办的“纪念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并作大会发言。
22.2008年10月,在长沙参加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18届年会,提交论文:《关于公有资产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是否具有数量优势的探讨》,并作大会发言。
23.2008年10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第22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提交论文:《关于公有资产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是否具有数量优势的探讨》,并作大会发言。

主要研究资源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院
5.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6.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
7.首都经济学家论坛
8.海派经济论坛

讲授课程与教学研究简况
  长期在高校任教,曾开设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概论、中国经济专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目前,主要开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生班)和政治经济学原理(本科生)等课程。曾主持或独立承担“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教学研究课题)等多项部委和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目前主持承担校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公开发行的著名报刊上独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其中有2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先后4次独立获得北京市教委和高校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奖和课堂教学优秀奖。

联系方式
email: gggfff@sina.com
电 话:64495035(o); 13691292486 6474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