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闭
 
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文字实录(摘自金融界网)
发布时间:2010-06-08   发布人:Hontle   点击数:7387

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2010年5月16日上午

会议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主持人: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首先请允许我按照演讲的顺序介绍今天上午到场的各位嘉宾,他们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所长张宇燕先生

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先生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官员梁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

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再次一共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以热烈掌声欢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致开幕词。

施建军:今天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全体师生向莅临此次会议的嘉宾、专教授表示热烈的感谢,对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表示感谢。

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是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盛会,以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国际商务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国际商务的智慧,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碰撞,也是一次创新的火花,来自于政府、企业、高校学者相互结合,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畅所欲言,构件一个共享中国国际商务发展的大平台,因此我们这个会议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学术报道,我做一个简要的开幕词,是非常符合国际惯例的学术研讨会,众所周知,2010年中国经济在危机中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伴随经济增长,国际商务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面临的问题,在经济普遍转暖,经济关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国际商务如何抓住商机,规避风险,在扩大内需和进一步改革开放方面,寻求平衡,探讨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如何在浪潮中把握机会,走向国际。如何充分认识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商务的环境和背景,在热点问题上,对低碳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

今天有幸邀请了联合国有关部委、著名经济学者、经济组织和机构的经济界的人士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首届国际商务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今年是第二届,上一次会议全面深入研究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下,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探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成败得失,对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外开放的政策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取得了成功。大家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决策的制订,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今天我们就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进行研讨,我相信本次论坛也将涌现一大批创新的思想火花,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食品,尤其是国际商务发展提供有意参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重点大学,国家211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我国国际商务发展研究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国际商务的研究成功,为我国对外开放发展作出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我国对外开放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我们要不遗余力继续来为中国的开放事业作出我们的努力,确实需要我们教授、学者的智慧,需要我们共同研讨,在共同搭建的平台为中国的国际商务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智慧。中国发展应该说有很多很好的成就,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参与国际经济的人太少,我曾经到香港和高层人士探讨,他们也很谦虚,在香港只有李嘉诚敢于说走向世界,其他都说不上,这是对中国很大的挑战,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对未来参与国际竞争很大的挑战,我们希望中国国际商务论坛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在每年一届的会议上共商中国国际商务发展之路,衷心祝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谢谢施校长的讲话,不仅表达了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愿意服务国家这种强烈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敢于挑战世界的决心。

下面请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先生的发言,大家欢迎!

姚坚:尊敬的施校长、尊敬的在座各位来宾,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今天论坛邀请我发言,在沟通的过程中也非常探讨,就是谨慎和充分的信息量之间,我要找一个最充分的平衡,今天的主题是在经济复苏背景下,我们这个事业怎么发展,开放怎么发展?我理解这样的主题,前两天在办公室想了一下,我们在危机过后,或者后危机时代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矛盾和心态需要我们焦灼的,想有四个方面:

之所以会有这些矛盾和焦灼,是因为在危机发生之后,我们还是有一些变化,比如说我们到底是大国的色彩更重,还是发展中大国的色彩更重,如果大国更重,要求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国际社会中承担更多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果是发展中大国的角色更重要更充分,就是我们有具体的国情,我们有大量的就业人口,我们的全球化能力还很弱,我们在全球中的发言权还不那么强,这是一个矛盾。

另外一个矛盾,阶段性的特点也非常强,尽管经过了危机,我们在全球的地位更加重要,我们的全球贸易排在第一位,大家毕竟我们还是一个地区差异非常明显,看上海和贵州的人均GDP差十倍的差距,地区差异很大,发展阶段很明显,有很多矛盾需要我们思考。

第一个矛盾,经济了危机,我们还要不要开放,需要开放的话,我们怎么平衡我们的利益得失,大家都知道,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很多人都在讲,我们自己也认同,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我们经济发达了,社会环境得到了改善,这是大家公认的,下一步还需要开放吗?如果说需要开放的话,我们怎么权衡开放中的利益得失,因为以前缺少资金、缺少技术,我们通过开放都有获得,如果下一步开放更有计较,还有利益吗,在开放中还能获得什么?我们是不是损失更大?我们当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怎么平衡?这些矛盾都出来了。

举一个例子,现在参加若干重大经济活动中,非常矛盾的心理。谈判的两个自贸区的谈判,谈判都在进行中,但是各方的矛盾很集中。国内各个产业的利益也是在这里碰撞,各个部门的利益在这里碰撞,如何看待这些利益的碰撞,变得非常重要。比如说在和澳大利亚的自贸谈判中,面临主要的开放是农产品为主的开放,比如说羊毛、小麦、奶制品,如果开放这些产品,近期利益还是有,但获得更大的出口,怎么平衡?这么大的农业在这里,农业很薄弱,如果开放对农村农业产业也什么影响?这是非常矛盾的选择?有人说,对新西南的开放对中国的农业承受了很大压力,如果开放澳大利亚,农业还有发展吗?会被完全击败吗?怎么看待行业之间的矛盾?怎么看产业之间的矛盾?都出来了。

在比如,在和海湾自贸谈判中,业面临同样问题,犹如海湾的特点,聚乙烯的成本非常低,比我们的低一半多,我们已经在沿海布局了大量的化工产业,如果我们开放了这样的市场,我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一半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中国已经建立了工厂,会不会关门,工业会不会击败?当前我们也许会击败?长远是否有利?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诸如此类,我想讲面临第一个矛盾,就是开放中新的环境下,我们怎么平衡利益得失,怎么平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利益,不同行业之间,短期和长远的矛盾?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应该继续开放,继续在开放中获得利益。

第二个矛盾,中国已经成为出口的大国,我们的产品质量,面临全球的围剿,这是非常突出的现象?

比如今年一季度一季度,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共发布96项召回通报,中国产品为55项,其中40项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为主,15项涉及纺织,以儿童服装为主。随着中国成为第一大国,产品质量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否有问题?政府管理是否有缺失?现在越来越多产品不仅是工业品。前几年出现的玩具事件,和小孩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石膏板,国内出口的石膏板,到了海外市场,海外用途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用在家里,产生很多问题,包含了硫化物,使一些电器受到腐蚀等等。最近一个案子,就是消费者起诉一家中国企业,赔偿260万美元等诸多问题,我们的产品第一位,质量怎么样,中国公司形象怎么样,中国公司管理怎么样?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我们到底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大家知道,中国的进口,虽然我们是出口大湖,同样也是进口大户,全球进口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进口的量非常大,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量上涨,铁矿石、石油、铜、粮食都是大量的进口,但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我们在国际市场中,虽然我们占到65%的铁矿石进口量,但是我们没有发言权,各个钢厂各自为战,三大铁矿石联合起来,中国的企业怎么办?中国的行业协会应该怎么办?中国的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办?参与国际化的进程中,和中国大国的地位,贸易管制、贸易管理的模式怎么跟进?

第四个矛盾,遵守规则,在规则制订中扮演角色的矛盾?

我们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参与到世贸组织中,但是我们经过了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的国力进一步增强,出口进一步扩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遵守规则,成为规则的好学生。因为规则加入过程中你是认的,同时在新的规则创建中,怎么在这样新的规则制订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能够有话语权。事实上我们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缺陷和不足。比如说,我们在遵守规则方面,我们面临者很多问题,比如说大家关注的最近很多外商企业抱怨,是不是中国金融危机以来制订的政策,是保护主义的政策?是一种与邻为鹤的政策?有两条,自主知识产权是否拥有,商标是否拥有?多数的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得不到认可,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恶化,这两条政策出台,是国务院相关部门制订的,在制订的过程中,多数人指挥强调自主权是我们的政策,强有国有企业的支持,忘记了我们是世贸的成员,是国际贸易重要的参与者,并不是发展中国家,别人认为应当承担遵守规则的承担者,这个承担者要求我们,要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

政策的制订,应该有充分的听取意见的时间,应当面向国内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国内企业,包括国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如何遵守规则。另外一方面,面临更大的调整,我们需要在新规则的制订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无论是在气候变化,刚才校长说到,碳税问题等等都应该扮演更重要角色,我们的准备还不充分,法律人才、外语人才,我看到演讲题目,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方面。

以上谈了面临四个方面,面临在后危机时代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过程中,进一步开放中,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矛盾和焦灼怎么化解?我是进行了充分思考,好在今天有很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如果这些内容对大家有启发,是我演讲的意愿和初衷,感谢大家!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发言的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官员梁丹女士,题目是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发展环境。

梁丹:谢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机会,参加国际商务论坛,我首先代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祝贺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的召开。

刚才姚主任提出很多问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进一步改革开放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从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刚刚回国,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制造业进行了很多研究,对中国问题不是放在优先领域,认为中国非常发展了,不需要其他人帮助,但是确实姚主任提出了我们很多挑战,根据我的题目,也是想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发展环境,最近参加了重庆组织的工业转包论坛,在这个会议上,邀请了很多国外的制造业的厂商来参加会议,当时他们也提出,中国的制造业随着改革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由垂直分工上升的转变,中国制造业的形象得到了很大改变,从地段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移,在产品来说,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产品向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发展。特别是我们的机电产品,电动机车风能产品装备制造,以及高速铁路系统制造,引起了国际社会很大的反向和轰动,中国能够制造高速铁路是不得了的事,引起了很大振动。

由于这些变化,使国外的企业对中国制造业的态度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过去中国制造业以低端产品,由中小企业生产,转移到对当地中小企业产生竞争,对跨国公司获利,由于环境保护的压力,社会各阶对中国转移这部分的力量有不同认同,由于中国的高端发展,高铁系统,成套设备已经对国外相关领先的公司构成了竞争,由于大公司具有比中小企业更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力,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合作态度发生改变。中国市场这些企业,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前景又不能忽略,国际社会对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呼声越来越高,国外压力越来越大,在其他市场上,我们主要是负责全球的投资和技术转让,中国的产品,特别是制造业的高端产品,从美国、欧洲大公司发生了激烈竞争。因此国际商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说法。

我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机构对产品和日本进行了比较,因为工业组织主要面临非洲的,研究非洲方面的问题,日本同非洲的贸易发展很迅猛,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1930年日本10%的出口贸易到非洲,当时非洲市场由老牌的殖民主义控制,他们开始主打日本产品,对他进行了很多批判,理由是关于日元的被低谷,出口产品质量很低,日本工人工资很低,这些批判和中国现在的批判非常相似,因此他们自己说,认为是一种亚洲现象,从日本开始,接着是韩国,现在是中国。所以说在国际上对中国的产品,和中国制造业的进入,引起了很大反抗。

特别是我们带团去非洲的时候,经常组织一些招待会,各个领事馆参加,大使馆参加,我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说中国产品把非洲所有的工业基础全部摧毁,那是日本使馆,我们说那你们当时是怎么进入的,和中国相似很相似,中国企业如何面对?不同发展企业不同的方法,中国企业积极寻求和大公司合作,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企业有助于自身提高,对中国领先企业,将面临越来越直接的竞争,这些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战略部门,对竞争形势加以认真研究,收购研究,和国外公司合作,快速扩大海外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我们也认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由于中国制造业的进步,降低成本,寻求中国特色的生产技术,这些生产的技术和产品应该是更加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的,特别是由于金融危机,企业更加倾向寻求物美价廉的物品,为中国企业业提供了机会。

最近带了几个团出去,应其他国家的要求,到了巴黎,他们的副总理也非常重视,接近我们的代表团,同时提出过去的时候,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前,如果他们有一些重大的改造项目,他们首先寻求技术,是以欧美去的,从来不会往东方看,由于金融危机之后,一个是他们资金也减少,另外认为中国的技术完全可以替代发达国家,我们最近做的案例里,也发现真正他们的领导层已经有所松动,但是阻力还是非常巨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工业部门的顾问,都是请的发达国家的人,这些技术专家,都是由欧美来派遣的,这些欧美的人占据传统市场,虽然他们的领导人想要推进采用中国技术,但是阻力还是非常巨大。这里也发现我们的企业出去以后,怎么和国际标准相结合的问题,因为中国的技术,也是在吸收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经过改造之后,变成我们自己中国具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出去的时候,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借他们技术专家的口说出,没有得到国际标准的认证,怎么证明新技术是符合国际惯例,我们的造价比正常造价低一半,质量是非常好的,但是他们会提出,我们拿汽车撞你们的样板房是否可以?在所有的技术中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没有人会提出这样很荒谬的要求,因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推动制造业的产品出口时候,怎么和国际标准如何接轨,也是摆在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同时,我们认为在危机之后,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其实发达国家对中国也提供了很好机会。由于他们自己资金不足,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千方百计向中国出卖他们的技术,我们接到好多案例,他们说的是主要目的以技术换资金,这对中国的企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自己的技术水平也是很好的机会。正在推进的美国小飞机,德国的风电产品都在寻求中国伙伴,机会还是很多。

由于中国政府振兴西部的战略,向中西部转移,更好的接轨,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业的态度转变,也带来不好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企业产品线很丰富,配套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优于中西部,和中西部企业接触时,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加理解国外商业文化,沟通效率相对比较高。中国中西部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能源要素比东部地区更具有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是量上的差别,并非本质上的差别,由于经济滞后,西部地区的要素加速东部地区集中,减少成本压力,导致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缓慢。

由于上述原因,中国中西部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所以建立了这些项目,帮助更好的连接,分享全球价值链的利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介绍一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他的使命帮助发展中国家工业的问题,建立竞争力的工业系统,同时还有保护环境,就业三方面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一揽子方案,目前在160多个国家实施技术援助的项目,促进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扩展到医疗、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新型服务业的投资部门,风险投资的众多领域,工业发展组织在投资和技术促进领域,经过33年的发展,项目融资重要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发展组织研究报告的手册,项目评估指南等等规范已经被许多国家、政府、商业街投融资的时候,采取的评估和依据。到目前为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同3万多个机构进行了联系,大力推广建立工业转包机构,希望通过工业转包机构,进一步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发展。

最后祝愿论坛顺利召开,谢谢!

主持人:谢谢梁丹女士,下一步发言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主题是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挑战。

霍建国: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国际商务发展论坛,就外贸企业出口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谈一些个人看法。

大家知道,今年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处于一个回升态势,一至四月份进出口已经处于恢复性的增长阶段,随着增幅比较高,但是问题也不少。感觉到年初或去年年底的判断,前高后低。可能今年整个的外贸出口,上半年增幅会比较高,现在还维持在42的水平,到下半年可能会大大低于这个水平。现在从一至4月份的月度看,进口还在逐月回落,单月上于69至70,现在大约30,按照发展趋势看,下半年假定在对外部经济平稳复苏形式判断不变的情况下,以及国内各种贸易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没有大的政策性的变化,整个出口环境按照目前稳定推进的话,全年应该说维持在25%上下的增幅,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出口还不会超过20,进口可能还会高一些,落差还是比较大的。针对这种判断,主要考虑,现在目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比较大。特别是外部环境,因为我们的出口,过去持续高增长,更主要的是受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过去十年高增长也是世界经济的高增长,国际贸易的高增长阶段,现在在危机后,这种全球经济整个的调整和世界整个竞争格局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应该理解都不是一些阶段性的短期的,很多都是一些中长期的因素发挥作用。

例如这种世界经济,目前是处于稳定回升的阶段,但是这种回升,也充满了矛盾,充满了变数。目前这次危机后的整个全球经济复苏,各种迹象显示,像长中期的恢复。07年到现在,我们从金融时代危机,后来救市,现在刚刚稳定,三年已经过去了,整个处理过程中,各个国家一起动手,动用了大量的财政手段,各国都留下了一个隐患,巨额的财政赤子,到经济稳定回升三五年的时间还是需要的。所以过去判断,整个恢复至少要两三年,现在判断还是要延长。如果是三五年时间,从07年的周期看,甚至有可能到2015年都很难恢复本世纪初的高增长阶段,那时候的经济都是中速的增长,可能还充满着矛盾,经济修复也同样要付出代价。

另一个,在经济的低速增长过程中,全世界的需求是增长缓慢的,恢复是缓慢的。还夹着消费模式、生产的矛盾,像美国的消费模式在发生变化,很可能不是大量透支消费,会大量外贸出口下降。金融危机到目前仍然没有结束,国家主权债务的矛盾解决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会使的复苏更不稳定。欧元贬值暂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五六月份会显现出来,三季度会发生变化,主权债务的下一步发展会不会进一步动摇欧元体系,经济复苏埋下祸根。欧洲是大幅度经济恢复,这些矛盾应该说都增添了出口的变数。

全球化应该是受到了一定的放缓,全球化的进度会受到放缓。这次世贸组织的统计,他全球贸易金额下降23%,贸易量下降12%,这是讲09年。中国等于是下降16%出口,这么大的量。有人说是损失,这本身过去发展中的泡沫,这种价值的增发,是增发的泡沫,真正的价值是不会蒸发,只有蒸发了以后,有所回落,在原有的基础上,才能再次寻求增长的空间。所以这种全球化过去感觉到制造业,金融领域全球化进入很快,银行深入等进展非常快,这一次恐怕有一个调整和一个顺应的过程。

问题出在那里?制造业和金融业快速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治理的过程,管理的体制没有跟上步伐,包括WTO,也是无力的,多哈谈了十年了,很多是美国单级国家的操作下,美元体系操作,翻江倒海,利用巨额资金优势,都需要治理,但是在治理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再次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首先需要解决全球的平衡机制问题。包括过去这些机构不行了,怎么改进?已经增加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权术,协调机制,也在发挥作用。这些东西有没有能够在世界经济治理和在平衡设计过程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这个世界是需要治理的,确实存在众多的以强起弱的现象,是很不公平的。世界经济上,看金融市场、黄金、大众商品永远是哪些人玩,现在查高盛,很多人辩解,作为商业行为是正常的,但是作为监管部门是失职的,未来的发展道德准则是如何?这些问题都是未来在世界经济中调整和在平衡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是复杂的,是很难平衡下来的。

经济在平衡过程是充满矛盾,按照道理说,这种在平衡,首先要规范体系,如果奥巴马在规范美国走出一部,在世界上有表率作用,他的模式在世界上有一种范本作用。但是确实很难。如果在这上金融管理要走出一条新路子,治理上寻求新的增长引擎,不管新能源,还是环保,都是可以的。但是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其次国际的协调机构要出席,或者形成新的能够有效的协调国际事务的机构。

我们看这几点都是很难的,经济在动荡中、矛盾中发展,我现在仔细的研究,前三个所谓大周期的爆发和后期的恢复,71年美元本亏,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滞胀,我们翻开资料仔细看,这一次更类似于长周期的因素。这种情况下,整个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全世界重新调口重视出口,欧洲处理希腊问题,有人说内部不统一,有人也认为欧洲在故意操作,利用世界任凭欧原贬值获得利润,美国也急了,赶紧处理,否则导致世界经济处于恐慌,现在投重资处理了,但都是挂空资处理,都是一些隐患。

欧洲的问题,并没有结束。欧洲现在至少出口还能恢复,美国是很难的,四月份数字不好,不如前两个月,包括日本,东南亚的出口急速上升,对美国出口急速下降。都是有意识调整,我们的出口问题面临更大,如果定位不准,目标不明确,很可能在这轮调整中处于更困难的境地。国内的需求增长,进口的拉动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的出口利益,确实有一点积极可悲,我们铁矿石进口一季度增长18%,但是我们的出口正好相反,很多数字是相反的。我原油进口增长39,但是金额增长139。我所有进口的东西,量增价增,但是价格大大高于量。所有出口的东西,是量增价不增,或少增。落差大概在三分之一,那边高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很可怕。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说明我们目前面临着继续要转变经济方式,迫于压力是很大的。从内部环境看,外贸必须要转,不转,现在内部的成本压力上来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加工成本自然上升,各个城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都说明这个问题,部分结构性的民工荒,成本上升是必然的,通胀的压力,潜在风险还是有的,尽管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适当的加大信贷回收力度,包括自己的通胀压力还是有的。一旦进入通胀的持续压力过程,势必采取一些措施抑制通胀,信贷比例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这些内部的压力是非常明显的,对企业来说,本来要求我是提点战略,我觉得从整个应对措施上看,其实关键也在政府。政府的下一步宏观政策如何引导?如何采取必要的一些配套手段来加快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非常关键的。中国的经济运行体制,在某种意义上说,政策作用会更加突出。如果要转变增长方式,要提高深加工和附加值,把投资政策,信贷政策、促进政策全部倾斜过去,企业自然就会去投,最近出的新的三十六条,对扩大民营企业参与结构调整,投降一些战略性产业,或一些重要的深加工的产业是非常有作用的。这也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关键是操作,不能是画一个饼,制订两年,那就是玩笑了。在垄断行业参股,银行的经营,需要先制订办法,大家制订办法,可能两年还不出来。也许我过于悲观,但愿快一点出来,一旦定了事不要拖,本来我们的认识就滞后,很可能滞后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定的就晚的,操作如果在拖的,出来的东西几乎无效,很可能添乱。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措施、很多手段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可能在操作的实点上发生了偏差,导致效果完全出现模糊和令人很不清晰的感觉。

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对于企业来说,我就想说几点:

1、当前企业一定要认清内外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一定要清楚,大方向一定不能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最关键的,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好市场的战略和产品的战略。虽然是很传统的概念,教科书上的理论,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所有企业掌握了这一点。我们传统市场比例在相对的增长潜力没有那么大,开拓新型市场,金砖四国,其他新型经济体,如何增加他们的出口力度,在主销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是谁很清楚,自己的产品性能怎么样,是否需要改进,同一类产品,同质性,同一个标准其实很害人,很容易反倾销贸易保护。我们好的企业要自己率先走出一条路,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如果能做好这几点,应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至少立于不败之地,要难大家都难,要跨大家都跨,好的组织能够挺到最后。

出口经营能力和水平也是非常关键,对内控制成本,对外提高议价能力,这是水平,有的人有实力,但是谈不好。有的没有实力,周旋好表现不错,这种情况都是有的。总的来看,有实力周旋能力差。因为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是很明显的。我们很多对外的交涉,很多的利益把握,往往交错在瞬间的不和谐,如果是哥们,很可能好商量。如果两句话不对付,大家就较劲,损失的是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更关注实实在在的,靠忍气吞声求是得不来的,靠策略,得体的运筹,反而可以取胜。不管是在贸易或很多国际交往中,这种策略,运筹的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需要讲的就是加强同业的协调,商会的作用。不能任国外随意的对我们一些产品进行打压或陷井,另外角度说企业的诉求大家也要关心。我们现在经常是外国人对我们采取频繁的制裁措施,好象我们处于无理状态。但是国际社会,各个国家,各个管理体制都存在诸多的漏洞,也有很不公平不严谨的地方,我们的企业要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用一些法律或国际惯例的标准来评判。类似埋藏在国外法规中,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中有很多并不是完全百分之百遵守规则,但是不善于发现,而且经常很被动被人家发现了我们可能在努力扩大出口中,又有一条不符合世贸规则,需要我们增强提高自己的维权能力,有一个政府和企业、协会呼应能力,话语权是要靠道理,不是占60%必须听我的,国外那么大的产能,人家说90%,你说你不进,到最后,缺少原料没有办法。刚开始40%,我们说20%,30%马上成交。还等什么,成交就可以了。最后说占全世界60%,非要治他,为什么不早治,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马上要垮台的时候,稍微闪一下马上倒闭,我们却枪上去收他,结果股票大涨,整个企业危机渡过,和我们的合作终止,不卖了。这口窝囊气是过去的事。

暴露什么问题?是水平问题。是驾驭经济周旋于国际事务中水平问题。刚才谁提到人才?这是我们缺的,别的不缺。只要有水平,没钱可以玩出钱,弱可以变强,充分认识到我们目前很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我们是发展很快,但是看到一个数据,美国在1894,GDP总量超过英国,但是世界上英法一直占主导,一直二战结束以后,国际组织话语权,才由美国说了,从经济上超过一个国家,到最后话语权掌握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四五十年,我们经济上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们现在是五万多亿,美国是接近十五万亿,差两倍。我们比的还是总量,如果比人均,又加十倍。我们的经济实力发展,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克服我们目前存在的困难。但我相信中国人是聪明的,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实现我们所需要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针对前面三个发言人,提两个问题。

提问:我的问题是过姚主任的,铁矿石谈判,姚坚主任提到三个解决问题,机制联合,接近期货市场,来获得一部分话语权,比如螺纹钢的市场,中国的在全球交易量都是特别大,全球第一,但是中国始终没有获得钢材谈判权,中国未来如何改进,这个现象怎么解释?

姚坚:我没有太多研究,中国确实是产业发展非常快的阶段之中,产业发展非常快,产能的扩大也非常快,在这个阶段,我们确实需要有中国的定价体制来尽快形成,来符合中国作为产能巨大的大国的地位,确实需要。

刚才我的发言过程中讲到,大众商品定价过程中,怎么发挥中国的作用?从现在达成的基本的观点看,既包括我们要形成中国的产业联盟,包括行业协会怎么发挥作用。

第二个方面,中国企业不仅在贸易环节,进一步扩展到生产、仓储运输各个环节中。大家知道,粮食和铁矿石都有这样的特点,大部分的国际的跨国公司不仅是贸易,已经进入到生产的环节入股,矿山开发,粮食种植,另外一方面,不仅仅是贸易本身,而且是在物流,建立仓库,港口的控制等等各个环节都进行。我想简而言之,中国跨国公司形成,需要贸易和资本的结合,进一步使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增强。

螺纹钢的市场,我需要在考虑一下。

提问:我刚才听了两位领导的意思,姚坚主任都讲到,中国确实面临很多挑战,也比较被动,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才。我的理解,好象是中国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真的缺乏人才,另外一方面,如何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我想这方面,姚坚主任从国家商务部的角度,应该能够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所作为?我想请姚坚主任在这方面谈一点自己看法。

姚坚:谢谢这位老师,人才的问题,刚才的我在看日程的过程中,赵院长有一个课题和商务部工作有关的,新任校长到任之后,和商务部谈,怎么样不仅是教育部参与经贸大学的发展,商务部怎么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在学科的设置这个过程中,和教育部也在配合,支持经贸大学的发展,其实不仅仅由于我们延续到五六十年的血脉关系,更重要当前商贸发展特别关键的阶段,如果回归到前面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是大国,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中大国具有阶段很多特点特征,要求我们既要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角色,又要兼顾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消化历史阶段,国际环境中多数人认为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怎么定位自己的角色?是一个角色的冲突,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角色冲突过程中,需要多方的人才储备的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就是既有人才储备问题,也有能力发挥问题。您说到人力怎么发挥出来?随着中国进程化会越来越好,但更重要人力培养的问题,这是矛盾问题,我们也在尽我们的力量,和经贸大学建立了有关合作关系,包括建立基地,本科生、研究生进入项目的参与,我想通过这些工作,能够推进事情的进展。不一定全面,这个问题但却是很难。

主持人:人才的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的强国,下一个演讲的人,基本把这个问题回答了。下面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赵忠秀教授演讲,他的题目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与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赵忠秀: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与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前三十年的前三十年,建国六十年,中国一直有一大批人才,活跃在国际商务的一线,在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进口粮食,去欧美购买小麦,我们有大量的人才活跃在世界市场的一线。经贸大学在这个领域是一个代表性的学校。从全国的商务人才的培养上看,应该是195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这个专业为起点,66年的时候,59年中苏关系恶化,毛主席指示研究世界,我们看到了本科层面上这样的脉络,现有国际贸易,后来世界经济。改革开放,工业外贸,今天是走向一个世界重要生力军,到了97年的时候,经过调整,统一划归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1981年,我们国家建立学位制度以来,首批建立了硕士的包括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两个硕士层面的专业。在98年专业调整的时候,世界经济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点,国际贸易作为英语经济学的专业店,存在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的培养体系,但是目前也面临很重要的挑战,一是国际贸易专业由那么多专业合并,现在成为长线专业,设置门槛并不多,很小学校都设,将近600多所。我看到就业十大困难的,国际经济贸易列入其中。本来这是一个最热的专业,现在变成最长线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国际贸易、世界经济,这个缺乏专业学位的对接,很多本科生从事专业工作,没有专业学位。并且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学用脱节。八十年代的时候,整个国家硕士招生规模3万人,现在是45万人,培养模式和3万人的所类似,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

怎么应付这种挑战?我们也在做探索?本科专业怎么突出应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另外从04年开始酝酿设计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全国同行志同道合,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经贸大学作的实验,三语培育,母语是汉语,学好英语,这是驰骋国际市场的基本,另外是小语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学后即选拔,单独编班。经济学+文学,希望他们三年有半年在海外学习的经验,促进语言水平、国际交际能力的提高。中外本硕连读,海外深造,英语和第二外语撰写学位论文,培养语言能力。

麦肯锡曾经做过报告,中国只有10%的高效毕业生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我们中国的人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在全球怎么样有竞争力,能够和其他国家同台竞争,摆在我们教育者面上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们从07年开始,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这是一个设计方案,高兴的是,方案得到批准,今年三月份,已经批准了增设19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大变革,进行结构调整。我们现在20号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名单上报,这个由商务部领导,这个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学位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学位论文。

我们在座同行比较关心如何实施?应该说从2011年就正式开始招生,从今年七月份公布招生计划,从最近刚刚批准的基本条件,学科条件是这样的,具有国际贸易学或世界经济二级学科授权点,必须在2003第九次审核的时候获得的。或者没有这两个点,有英语学一级学科,下面有三个二级学科点,我们为了系西部倾斜,西部可以由两所,师资条件,有一支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从事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教师不少于30人。国际商务硕士每门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须配备2名以上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担任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强调应用型,要和实际部门,包括政府、企业要有密切配合。

教学条件,这是有完整教学体系,硬件条件。50%以上要有多媒体课件,要有实践条件,充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面。

各个学校,因为这次放权是比较充分的,但是教育部领导说了,还是要稳步推进,就是选择一批试点学校,基本上来说,教学指导委员会监督非常重要,正在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立工作。在这方面得到了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关于国际商务硕士的学位,是国际贸易的专业学位,还有世界经济的问题。最后一个发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题是世界经济发展动态。

张宇燕:谢谢林校长,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研讨会。原来给我出的题目是谈一谈国家经济形式,改了以后,给了我一个由头,按照我的想法说。由于时间关系,本来到了吃饭时间,我可以压缩一点。

大家上午好!我想谈几个问题,说到形式,接下来重点谈贸易保护主义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在谈谈比较关心的金融监管。人才也可能也说两句。

全球的形式,去年开经济学会的时候,叫我发言我,谈了八点,当时主要基调是对未来一年经济增长,我是疑虑重重,当时大家都谈经济复苏,都比较乐观,讨论反弹,讨论复苏。一季度的表现更是如此,说到经济增长,欧洲美国正增长,日本情况也见好。希腊经济危机,达到7500亿欧原,希腊GDP两倍,突然一下觉得情况不好。国家货币基金组织还是比较乐观,3.1,不断提升,3.9等等,不断往上涨,一看金融危机又要调整,今年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和主权债务联系在一起,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从07年到2010年主权债务增长50%,规模是巨大的,未来全球债务危机还要增长50%。今天我们是主权债务全部加在一起45万亿美元,五年以后75万亿美元。想想都可怕,未来预测今年的全球的GDP是70万亿美元,我们现在的全债务就是49万亿,数额是巨大的。

特别有意思,新增主权债务80%以上都来自于发达国家,这个世界的格局,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长期影响我们,我们还要关注和研究,原来都是全球私人债务危机,现在转成主权债务危机,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长期影响?这是一个我们研究世界经济每一个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主权债务直接想到的,中期和长期的通货膨胀问题,这些国家最后怎么解决?短期内把危机过去了,长期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大问题,人民币未来升值越来越大,据经济学家杂志最新统计,全球的主权债务水平5.1%占GDP。英国12.8,美国11.1,美国不一样。法国8.6,中国情况比较好,2.8。中国的问题,可能被掩盖了。比如中国有大量的地方的融资平台。这样的话,大家拿出来看,中国确实有问题,从债务的角度,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有一块未分配的国有企业的利润,这也是很大。最新一期世界银行的中国经济季报,他的数据给出了07年的,中国非金融类的国有企业未分配的利润占整个GDP的7.5%,如果算到财政收入至少占三分之一。整个的债务危机的影响,以希腊开始,希腊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不说了。

上个月专门去了一趟希腊,目睹了希腊的债务危机,回不来是火山灰的问题。整体感觉希腊问题是生活方式的问题,旅游场所非常的安逸,大家享受生活。1100万人,都是公务员,为了赢得人们的支持,所有的工人转成公务员,四十几岁就可以退休,不幸去世领抚恤金到他的孩子出世。政府的官员的道德水平降低了,良心大大的坏,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道德水准的角度考虑,归结为文明古都这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总之,今年的不确定性,突然冒出来,就是主权债务问题成为大问题。后面一系列签订这些东西,开始削减支出等等,对经济的影响,对整个经济预期的怀疑,影响到消费行为。

从形式上判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就业问题没有解决。新出现的几个事情,特别是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慢慢感受,就是这些资金最后要流向那里?短期的热钱要进到中国来?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中国的金融监管都会有影响。

最近突出出来的除了主权债务问题,还有金融监管问题,刚才说到金融监管的问题,今年美国的立法问题有三项,一个是医疗,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金融,还有一个是非法移民,1100万非法移民。金融监管现在看来,尽管华尔街和共和党反对,现在要组织很难。整个民意支持华尔街的监管,这个事情的结果,我估计金融监管美国是能够通过,具体条款做一些变化,但是能够通过。通过以后,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因为如果美国自己很严格,欧盟最近出现了问题以后,要强调金融监管,欧美一拍即合,其他国家怎么办?如果通过,我们今年和明年对我们中国金融监管非常硬的条件,一定让金融监管全球普式,像政策一样,自己监管了以后,你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障碍多,约束多,其他国家的企业就有优势。就是资金可能都跑到别的地方,不在他那里,一定寻找全球的追随者,把规则一定要全球普式化。最初的巴塞尔协议就是那样,现在重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债务危机,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还不了,专家给储蓄者和消费者,引起了整个民意要求政府来监管银行机构,美国银行不愿意单独的被监管,其他银行有优势,搞一个巴塞尔协议大家一起监管。现在世界面临相同的问题。全球的金融监管将是非常重大的不确定。

好一点的就是大众商品的价格,大众商品价格,油价去年年底预测今年油价是70至100美元,打了一个区间,写个数据由于半天,本来是70至90,最后改成70至100,整体是比较稳定的。今年一季度高盛出来就是85美一桶,估计不出大问题,大宗商品的油这块可能相对比较稳定,这次又有希腊问题出现以后,可能影响市场,大众商品价格会相对稳定。

汇率变化大家看到了,美元大幅度升值,是不是欧洲故意借把自己的价格打下去,促进出口。我觉得这个事代价太大,是一个更像没有想到的好处。不是一个预谋,差点把自己的欧原体系打跨,这两者关系非常紧密。人民币的汇率升了8.6%,好处压力依然小一点,长期来看,其他国家都是财政赤字,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还是很大。

贸易保护,还是很大。预期不好,特别是欧洲,出口受影响,进口企业的融资出现问题,贸易保护会更严重。包括政府的高级顾问,基金的总裁,所有的人都在说汇率,人为的操作降低汇率,储备的增加,当今世界最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这种行为进行制裁,进行补偿。他们现在开始研究一系列的策略,非常有意思。很清楚,一步一步达到。点名羞辱,停止分配权、一系列的政策都会出现。

我想贸易保护主义这块,和汇率相关的这些东西,中国可能还是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我比较担忧。

中国可能比较高兴的事,就是世行的投票权增长5.6百分点,是好事。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我们还要看到权利和责任都是对等的。日本一直是老二,这么多年都是第二,他在整个世行的决策中起到什么作用?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研究,还有一个投票权的增长,权利指数,投票权的涨多涨少,有时候没有意义的。在权利指数,工党和民主党是一样的,尽管得票率低,但是结盟就能上台。评级公司的地位,这次危机的起因是希腊,希腊起源于平及公司的降级,美国不降,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标准?有什么动机?整个一系列研究所要加强研究,整个起因和评级公司的作用。

前一阵看到一个报告,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政策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政策本身,还取决于执行政策的人。我想到,有一句话正确的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这个表述里,和他对应的表述也是成立的,正确的人才选定之后,正确的程序先想好谁做大夫,能干什么,然后制订外交政策,这时候的政策是最有效的。我们对外未来,国际环境是非常不稳定,高度的不稳定,非常复杂,在人才问题上,谁去做,这个人能做什么,和我们的政策之间有一个协调,无论对政策层面,企业层面都是这样。

我简单说几句,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所长。刚刚说到国家主权债务问题,我们外贸大学临时拼凑一个小组,关于西欧国家出现的问题,另外非洲国家有关,发达国家抱怨,把很多非洲国家的债务免了,中国政府进来,双方矛盾比较激烈,提出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全球的住宅国家贷款的框架,大家都在讨论,我们争取九月份能够拿出方案。全球怎么协调主权国家的债务,利益分配。

今天上午听到嘉宾的精采发言,邀请大家下去之后照相、就餐。谢谢大家!

 

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2010年5月16日下午

会议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主持人:各位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下午好!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开始!首先介绍一下下午的演讲嘉宾: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

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赵忠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总经理王鲁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总经理汪世宏

中远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银川清真产业协会会长张建胜

中国社科院财政经济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彭近新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毛大庆

今天下午的演讲嘉宾都来自不同的领域,不象商务主要来自政府和学界,今天下午除了学界和政府,还要经济第一线的企业的负责人,会是很有意义,听起来很有启发的演讲。

第一个议题是后危机时代国际商务环境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走向

首先有请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女士,题目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及中国的应对,大家欢迎!

周晓燕:我想今天下午的时间,和大家简单的汇报一下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式和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温总理在今天政府工作会议报告里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今年是我国经济形式最为复杂的一年。这个判断基本上体现在我国目前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形式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09年以来,全球的贸易下降了12%,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极为升温,成为各个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对象。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贸易摩擦极为重视,要求我们妥善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摩擦。从整体出口金额、规模来说,占的比重并不很大。但是为什么我们领导这么重视?可能还是主要从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稳定我国经济外部环境,这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现在我们面临的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主要是我们遭遇的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

贸易救济案件增多,世贸规则被滥用。去年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贸易救济调查,但事实上这部分的贸易摩擦占的金额并不是最大部分。应该说去年的案值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按照世贸组织统计,这类贸易摩擦的救济调查案例占到全球总体案件数量的43%,也就是将近一半,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这是案件的数量和案质。美国对我们采取是最多的,发起了23件,占数量的20%,占金额56.7%,其他对我国立案较大的包括欧盟、澳大利亚。

发展中国家案件数量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09年发展中国家对于我们的案件79起,占总数68%。金额占总数的32%。也都创了历史最高。其中以印度25起比较有代表性。

滥用世贸规则,在06年一些成员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以对我们采取替代国,现在很多成员都是在反倾销调查中,充分的应尽这一条款,尽管积极应对,但是税幅度比较高,我自己也做贸易救济调查,我真是觉得这样的税率不是滥用规则,计算不出来这么高的税率,我们也在计算进口产品对我们的倾销税率。通常是计算不出这么高的税率,滥用规则之二,本身世贸组织规则本身很多模糊条款,如立案标准、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当调查机关不想采用应诉企业的数据,可以采用其他数据计算,这方面还不是不利提款承诺,世贸规则本身有模糊条款。

把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不利条款政治化,象去年轮胎特保案。

世贸组织争端案件进入多发期,去年12月份先来,一共新增7起,这些案例牵涉我国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等,应对的难度比较大,而且涉及一些核心利益,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新的贸易摩擦。其实我说的多发期,不体现在人家诉我们,我们也诉其他成员的案件也在增多,08年以来,我们将美欧对我们采取的不公正的贸易措施,贸易管理措施诉给贸易组织有8起,其中有4个反倾销双反案件,一起进口限制措施,还有轮胎特保案,对美国相当于6起。对我们的鞋类产品进行了世贸组织,加起来8起。这些表明我们中国也在利用世贸组织争端反击贸易保护主义,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

第三点,知识产权的调查和指法措施对我国产品形成了阻碍。09年美国以我国出口产品清反知识产权为由,发起了337调查,有8起。没有什么税率不税率,直接不能进口,对一个行业,因为一个企业产品导致最严厉的就是对全行业的出口产品采取禁止措施。除此之外,使得我们大量产品在入镜时受阻。08年有一个统计,欧盟海关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有1.78亿件,美国海关查获侵犯知识产权2.73亿,中国占2.2亿美元,占81%。今年被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首要国家,在这个领域,今后贸易摩擦仍未重要的。

第四个,当前,各国都采取了名目繁多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我们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势,通过制订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劳工保护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等,来限制进口产品。这样使得很多进口产品门槛提高了。据有关机关研究,由于国外技术壁垒使我国企业减少了出口额超过1千亿美元,相对救济措施,贸易壁垒使我国企业遭受损失更大。同时我们企业花费更多人力获取资格,增加了成本。目前我们统计的主要在贸易领域的贸易救济措施,当然还有其他非关税措施,增加通关程序。

遭遇贸易摩擦三个特点:

最为集中美国是焦点,既我们主要出口市场,也是于我发生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以贸易救济对象为例,09年对我们发起的案件数量占全部案件90%,美国与我们摩擦最为频繁最为激烈的国家,美国的态度、措施往往成为风向标,引起其他国家的跟随。美国在去年三月对我们的轮胎产品发起,紧接着五月印度接待着发起特保措施,由于特保措施的危害性,比较具有扩散性、随意性的危害,一致是我们贸易摩擦的重点。

应该说我们去年在和美国特保案上的较量和博弈,开展一场斗争,应该是有效遏制贸易特保措施。去年双方调查措施之后,我们9月下旬印度宣布对我们发起轮胎的公告,终止调查,没有进行下去。其他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在发起新的特保案件调查。特保案件到2013年到期,也就是这个条款很快失效。在这个之前,我们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产生了震慑力量。

从产品上看,钢铁、轮胎、鞋、铝制品、化工产品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这些产品经过不同国家的反倾销等等措施,表明了我们国家一些产业确实存在一种产能过剩,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消耗产能。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资金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轻工产品,鞋、轮胎、化工产品也好,目前的贸易摩擦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到资金类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去年印度对我们国家数据传输设备技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总说向附加值高的产品转移,转变贸易出口方式,即使调整了出口产品,仍然遇到贸易摩擦,因为你的即使高端产品仍然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出来体现在价格方面,还会被增收反竞销税。从程度上,贸易摩擦上升制度层面的冲突,目前贸易摩擦上升出口产品经济领域各项政策相关制度安排,比如说美欧等通过反补贴调查,指控我们中央、地方政策、金融投资贸易土地、国企改革违反世贸规则,可以进行反补贴调查。实际上就是通过这种措施逼迫改变现在的政策措施。比如说每欧日韩把我们的出版物准入出口制度,也是一个制度层面的冲突。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也成为贸易摩擦的焦点,职责我们操控汇率,要求我们尽快人民币升值,否则采取普遍征税措施,把诉至世贸组织机制,今年三月份至四月份,我们和美方就人民币汇率展开了斗争。我们去美国和美国政府部门进行磋商,我们当时去美国不管是政府部门,以及业界、媒体都安排了相应的企业是找参会,发表演讲,把所有的美国权威媒体,比如芝加哥早报、纽约日报,美国西方媒体叫在一起开面对面媒体会,他们提问,我们解释中国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等,也是通过这种对外发声的方式,消除一些误解,划界摩擦。

当然现在,暂时平息一段,美国宣布了推迟发布汇率报告,美国业界对人民币反补贴推迟,斗争还在继续,只是说看有没有转折,马上5月25日中美具有第二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也是为这次对话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今后我们和贸易摩擦将更多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战略的政策体制等宏观制度层面的冲突与碰撞,仅仅对出口产品采取的限制措施,还是比较容易应对的。如果当贸易摩擦上升制度、体制层面的冲突时候,就是一种非常困难和非常有挑战性的应对。这是关于贸易摩擦的形式分析。

简单说一下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分析:贸易摩擦的本质是个各国经济利益之争,经济利益之争,必然导致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夺国际市场,包括保护本国市场份额,保护本国产业。我们也一样,金融危机以后,当时我们的经济业面临很多困难,很多企业要求我们采取政府保护措施,挡住底价竞争,当前政治环境下,有可能会转变成一种更复杂的局面,多种原数和多种综合因素,主要体现在: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国际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和调整,中国国际竞争力在上升,而且明显上升。特别是我们在金融危机器件,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加大了外部压力,实际上每欧西方大国本身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我们有冲突,加上这种我们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在贸易也好、投资也好、经济领域也好,遏制我们发展的崛起战略意图更加明显。说到其他国家,比如新型大国,对我们快速发展心态也是比较复杂的。他们现在的借据心理加大,采取防范我们发展。

每欧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转移国内政治压力的手段。特别是每欧发达国家提出产业回归,提出鼓励出口的战略的转移以后,可能意味着今后这些国家与我们争夺国际市场保护国内更为激烈。

我们也想说一下,我们自己的部分产品,由于产能过剩,对国内市场依赖比较大,我们产品综合优势比较明显,金融危机我们不降反升,客观上对其他国家产业产生冲突,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贸易救济规则当进口产品冲击以后,在世贸组织的例外,主管机关可以采取保护国内产业。

我们自己的国内政策措施的合规性方面以及我们出口的秩序和产品质量方面,确实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很多挑战我们的地方,确实是我们存在有这样的问题。最后我想说,非市场经济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不当条款使得其他国际容易滥用,随着时间推移,时间也会慢慢失效。

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我们与贸易合作伙伴产生的冲突,将成为常态,贸易摩擦有必然性、长期性,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虽然不能排出局部贸易摩擦激化的可能,但是整体上贸易摩擦还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制订正确的应对策略,把握原则,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妥善应对,还是能够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稳定发展,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对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

明显指导思想,积极有所作为的方针。这是一个二元的,现在韬光用晦已经不行了,经济实力和各种各样的数据表示在那样,韬光用晦不可能,要你承担更多责任,呼声和压力也迅速增大,必须有所作为的态度。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旗帜,坚决维护国家产业和企业的利益。这是在立场上我们是要鉴定的。在方式上加强对话、沟通、磋商,兼顾对方的利益,努力实现供应,这是应对指导思想。

达到的目标,营造有利于我经济外部发展的环境,和平发展,具体的应对贸易摩擦的错略:制订差异化的应对国别策略,重点是处理与美欧贸易摩擦,我们想与美欧始终坚持要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和问题。在分歧和通过对话不能解决的时候,我们采取必要的斗争的原则,采取必要的反之磋商。

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型大国我们主要是把握好沟通协商,通过互利合作,增加战略互信。对最不发达的国家,我们主要采取容忍大都适当让利,解决最关注的策略,最大限度增加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综合应对和统一协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的手段也在增强,很多企业在借助中国的发展,在很多问题上有求于中国的合作,本身应对贸易摩擦提供筹码。首先加强政治和外交的影响,我们国家领导人在所有国际多边场合,以及他们出席的所有的国际多变和双边的场合,都在阐述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这种多变和双边的机制来加大我们在政治外交上的影响,对我们形成很好的应对贸易摩擦的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在技术层次上,主要加强法律抗辩,加强技术层次的沟通,磋商谈判。从业界来说,和对方的业界合作,同时进行业界游说,同时也是通过指导企业应诉具体贸易摩擦案件,综合应对,是能够实现我们应对工作的快速反应、高速应转。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会、协会、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中的配合,形成合力,政府主要对外谈判、交涉,进行法律抗辩,应用世贸规则维护我们国家利益,指导商会、协会、企业在应对中贸易摩擦,商会协会主要支持,同时企业要更多的采取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权益的措施。在政府方面,我们这几年加大贸易摩擦预警信息贸易摩擦动态的服务,我们在网站上专栏,随时可以获得贸易摩擦的动态和相关信息。特别提出,加大贸易摩擦队伍的培养。我们现在懂贸易摩擦规则的人很少,我们也特别希望在这方面和大学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机制,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懂国际规则,英语比较好,参与到国际规则制订,同时在贸易摩擦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批人才队伍。

我们可能还要继续扩大进口,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我们很多贸易摩擦由于对方职责我们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继续扩大美欧的货物进口和技术进口,特别是国内急需先进的技术设备、紧缺物资,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不发达国家增强一些政策性进口措施,这是一个应对措施之一。

从宏观来说,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内外需协调发展。综合原因主要就是比较依赖外需,现在在转变发展模式的要求下,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商务部也在负责内贸,也是我们工作的领域。通过这种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扩张,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档次、规范出口秩序,鼓励企业“走出去”。

政府还是要转变职能,减少对微观行为的敢于,要尽量采取不违反世贸规则,同时清理修订于世贸规则不符的规则,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制度。

加大舆论引导宣传,我们现在对外积极宣传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大力倡导和平世界的理念。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有计划做这项工作,对内开放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对待贸易摩擦,防止过激情绪,引起国贸合作。

到目前为止,形成贸易大国,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平常心面对,政府也好、行业协会也好、企业也好,公众也好,需要积极努力去应对的重要的方面。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下面有请社科院世经政所国家贸易研究室宋泓主任,大家欢迎!

宋泓: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来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商务发展论坛。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的商务战略。这个题目也是我们和商务部合作的结果。

主要分五个部分:

1、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趋势

2、我们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3、国际环境及其变化趋势

4、未来十年,我国的商务发展思路和战略

5、我国的新角色

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我国经济与商务的发展趋势

分析整个趋势里,有最基本的还是要看经济面,经济面主要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化,供给,特别是要素禀赋的变化,从这几个方面,未来还会处在这个过程里,以房地产和汽车、城市轨道交通为主要拉动的重工业化过程,在这样的工业化里,整个需求的主要的拉动力量是什么?汽车为代表的相关产业,包括钢铁、轮胎,房地产相关的也是建材、水泥相关的一些产业,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这些产业里,和这些需求变化的特点,重化工业,不象以前,八十年代的服装轻工业为主,现在是重化工为主。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重要的变化就是重工业化变化。

这样一轮整个经济变化局势,按照国际的经验有十年至二十年。

第二个方面,从国内供给条件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来看,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还是前二位,制造业三十个领域一半生产力在世界上第一位,这样第一位的规模不小,占世界40%至50%,其他的份额也比较大。

另外从资源禀赋看,未来十至二十年劳动力的还可以保持,转折点还没有出现,和这相关的,我们看到国内最近的劳动力成本变化,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推动,包括劳动法,40至50%的贡献,这样的一个是有十至二十年的时间,劳动力成本上升,教育的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人均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包括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过去几年,我们大概从不到1增长到1.5%的变化。从这个变化可以看,未来十年至二十年,整个经济发展还有相当空间。

第三个方面,从人均收入水平与出口产品的多样化程度,反映我们国家外贸还有多长时间的增长,才会面临像八十年代中期产业转移的时间段,这样的分析结果是什么?十年时间。这是我们从这样的发展趋势看,我们整个贸易扩张,商务不断扩张态势。

中国贸易的扩张,顶风时间在2020年,从出口种类和产品上,达到峰值。我们的整个贸易规模的扩大,虽然我们也提到结构调整,但是整个规模的扩大,未来还有几年的空间。即便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前沿的广东,试图也进行调整,因为这样一种经济条件还没有达到,很多企业不愿意走,因为这样时间还没有到。

我们这样一种发展,经济和商务发展需要什么环境?首先这次重工业化的过程需要国际环境的配合。在这个过程里,未来十年我们国家的污染,环境排放应该是比较高的增长时间。虽然我们在国际压力下做出一些行为,但是整个态势有这样一个,整个重化工业污染密集,这些重化工业主要是污染密集型企业。

另外,根据环境相关的,贸易规模的扩张,也需要外部的能够接纳我们的,吸纳我们出口增长的力量。包括支持我们国内商务扩张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支持。从这个方面看,对外部环境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

从国际规则和秩序上,我们是受益于现有的国际经济的秩序,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规模的增长和扩大,对秩序的影响,后面还会简单说。

国际环境是什么样的情形?和我们相关的有:

1、气候谈判与国际环境规则

整个气候变化谈判,要形成规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感觉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时间,真正强制性约束我们国家,对我们国家整个工业化过程实现强制化规则的形成,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时间对于我们国家,伴随我们的工业化过程,真正对我们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来说,还是有一些余地。看后面的专家的意见。

2、国际自愿性产品以及能源性产品的进口环境。在世界上进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铁矿石最多,我们对于这些产品供应得不到保证,一方面国际上垄断厂商,随意的抬高价格,包括供应环境,大家在每年三四月份看到铁矿石的谈判,石油供应里也是。

3、从国际商务环境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看,也有一些问题,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对于美国为主体的经济秩序的冲击,对我们国家来说,我们作为新型国家,发挥什么样作用?后面也是值得深思的。我们越来越需要稳定,比较宽松的环境,但是恰恰在这次金融危机里对这种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4、贸易保护主义

现在我们过去十年时间,对于整个国际外部的环境的要求,已经反映出来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是面临外部环境限制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对于整个国际秩序的冲击和造成的压力也是很多,从这个图也可以看到,每年反倾销,针对我们也是一个投射,每年40%多,一半反倾销措施都是针对我们的,一个国家在经济秩序里,一半案件都是对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对整个秩序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未来十年的商务思路和战略

很简单,整个我们十年的商务思路和商务战略整个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这一块里看,我们整个的基本的思路是什么?还是继续作大的。在未来十年我们有这样的空间,这是经济条件,一个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个发展条件决定的,有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约束在组建显现,作大过程里,还要积极作强,进行一些调整。这方面主要的调整,我觉得在有些地区里,先发领域里,可以尽早做一些调整,可以主动一些。我们国家商务整个经济结构调整非常庞大,我们的规模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有的,可能其他国家加起来都没有我们大,根据加工贸易相关的就业人口和生产的企业有多少?这种调整,在过去比较顺利,但在我们国家的压力下非常大。

最后一点,关于中国的新角色?

我们过去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整个中国制订政策,一个前提是什么?讲外部环境是存在的,我们是做一个小的参与者进去的,我们对整个环境没有颠覆性的重大影响。相当于说在贸易领域里一个小国的角色,价格的接受者,规则的接受者。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有一个笑话,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反映我们对全球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不在是以前的,未来的我们在不能这样,未来的环境有没有更多的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营造,我们做积极的参与者,比如金融体系里,现在很多说美元怎么样,但是这种改革,这种调整理念有一个前提是假设,我们是作为接受者,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人民币也国际化,也变成一种可兑换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调整的余地非常大。欧元、日元、美元主要的货币采取变相的印钞形式应对金融危机,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些没有货币国际化的国家,是没有选择的。

如果我们作为重要的参与方,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很多就不一样。

国际规则制订也是一样,包括在二十集合国里,也是新的全球领导转换,也有很多探索。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上个礼拜在加拿大有一个会议,他们在讨论,很多方面怎么样为世界制订新的规则,为一个领导体系?推动这个过程里,大家也知道,二十国集团有很多问题,能不能发挥这样作用?这些学者和发达国家在非常不确定环境里,组织这样的规则和体制往前推进,如果有朝一日这种体制成了以后,新的规则、新的体制成为新的标准。恰恰在这些领域里,我们国家不管从研究领域、学者领域,我们缺乏一种先发者、领导者的经验,这也是我们未来要特别要加强的。

我的演讲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女士,题目是稳定外需与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

陈文玲:谢谢!我刚回来,因此发言稿没有带。

现在研究后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的新的商务环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大家知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经济格局、贸易格局、乃至大国地缘关系都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对于我们商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有新的机遇,如果说从商务的环境看,从我们的商务工作看,我觉得关注八个方面,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的积累,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大国,大国的地位,没有争议,从制造业总量占世界份额,成为名副其实大国。但我们不是一个强国,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大国梦,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我们要实现的是强国梦,历史性的转折,一个大国向强国转变。

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在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格局不断调整和变化中,很多情况就出现了。多种因素,多种情况并重。而且很多情况下,就是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多种选择。从八个方面看,我们商务环境,会发生重大调整。

第一个方面,从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看,我觉得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将出现内需和外需双重需要。对外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的道路,外需对支撑我们国家发展作了重要贡献。未来我认为外需和内需共同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最近到浙江义乌市场进行了系统研究,我发现义乌市场,在浙江的块状经济形成了这个专业化市场,一开始被区域产业经济服务的,后来卖全国买全国,成为全国大市场。现在,他是买全球卖全球,成为国际化的大市场。现在170万多种商品,国际上的采购商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的外商来的人次达到36万人次。常驻的世界各地的采购商1.3万人。在整个市场交易额中,65%是国际采购,是面向国际市场。我们研究的义乌市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内贸易,国内市场交易,市场在国内,仍然是我们国内重要市场,但是他的成交额、交易额,他的贸易主要部分是国际贸易。形成了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我们讲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界贸易。但是义乌这种贸易是采购贸易,国内采购商到义乌采购,从而产生国际贸易额。

说明我们的内需和外需未来将交融,以前是国际商交融,现在国内就发生交融和融合,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还正在发生调整,我们很多的市场形式,我们很多的贸易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第二个观点,未来的商务环境,将发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重大调整。

我们国家的制造业,现在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接近20%,这是什么概念?从世界制造业的四轮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大家知道,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经历了四次大的转移。最早是在欧洲以英国、德国、法国为主德国制造业为主的,欧洲的制造业基地。当时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占了全球30%。

第二轮制造业基地在美国,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占到世界制造业产值50%以上。

第三轮是在日本和亚洲的四小龙,当时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到全球16%。

第四轮就是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新型国家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当前,中国制造业接近世界制造业的20%。因此可以说,中国已经是制造业的大国,从量来说总量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如果说按照总量来说,我们一半以上制造业产品的生产量、产能占到世界40至50%,占世界第一。我们和行业协会座谈时,我们发现中国中国产品出口占世界第一位。接近有1000多种,我们制造业成为一个大国。但是我们服务还是一个弱国,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我们的现代流通能力,我们的高端服务能力,我们的创意、设计、研发这些高端的服务,还很薄弱。因此我觉得整个商务环境调整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将发生重大调整。过去是制造业引领了经济发展,制造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未来应该是生产型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智能型服务业带动,从产业化的地段、价值链地段逐步走向中段、高端,这是提升我们国家产品竞争力、贸易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个观点,在商务环境里,还会有非常重大的调整,就是货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比重调整。

我们现在的出口是以货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到了50%以上,前些年研究关于贸易方式问题,我认为转变贸易方式并不是转变贸易形势,并不是把取消加工贸易,并不是加工贸易一种落后的贸易形势,加工贸易也有高端低端,一般贸易也有高端低端,我们要转变的贸易方式是低端的落后的贸易方式,是那种资源消耗型、高耗能高污染的,投入产出比非常低的贸易形式,以我们服务贸易来部分替代货物贸易。因为服务贸易总的特点,是把我们的服务品变成可贸易的商品,服务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占用资源少、消耗少,附加值相对比较高。

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我们国家我认为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也有比较快的发展速度。所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比重,或双重驱动成为我们贸易的主要的一种方向。而且服务贸易逐步的提高比重,应该说我们这几年服务贸易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商务部成为服务贸易司以后,包括十二五服务贸易的规划,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确定了一些服务贸易的基地,这些都会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四个观点,我们的目的地市场在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方面,发生重大调整。

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对外贸易获得很大发展,我们所谓的传统市场就是我们形成的出口主要市场,就是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市场占我们这么多年以来占出口额的60%左右,我认为我们通过这一轮金融危机的调整,传统三大市场的贸易比重会逐步下降。新兴市场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包括我们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包括对非洲、对南美一些国家的出口,现在总的看,增长速度是快于传统市场,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主要贸易通道通过香港转口,然后通达各个国家,我们国家的贸易是全方位的开放,我们的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之后,美国、日本、欧盟、非洲、北美所有的市场对于我们国家是同等重要的。

因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国家在所有的国家和地方都有中国人在经营,都有中国人的市场,都有中国人的贸易通道。因此我们这几年研究觉得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新兴市场的贸易的份额会不断的提高。而且这个增长幅度会大于传统市场。

第五个问题,我们战略性的产业,这种发展和我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会发生一些变化。

战略性的产业发展,是我们国家整个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规划,战略性产业政策也正在研究和制订,因此一些重大战略性产业,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进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也在加快,而且对于我们的服装、鞋帽、箱包、玩具这些传统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同等重要。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些我们已经具备优势的传统产业,只是转型为重化工,转型为高技术产业,我们会向粮食一样遇到我们日用消费品,比如所有的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我们整个国家面临新的巨大市场风险。

我想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觉得这两个将会并驾齐驱,对于我们国家的商务工作来说,都是同等重要。

第六,我觉得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将会进一步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是两种基本经济形态,一种是实物经济,一种是虚拟经济。用一个形容词说,两种经济形态共同构成了当前世界经济的形态,而且这两种经济形态将成为基本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形态会和泡沫经济不断的发生转换的关系,实物经济会导致泡沫经济,虚拟经济也会导致泡沫经济,因此我们国家从程序上看,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因此我觉得我们未来的趋势,就将继续以实物经济为主,适度发展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为实物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而不是远远的脱离实物经济。

我们最近,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到香港、澳门多次进行调演,在香港和金融局等领导进行深入交谈,他们认为这一轮经济金融危机,之所以香港没有陷入进去,在于香港没有过多发展金融延伸品。控制了金融延伸品的风险,因此从国际金融危机,哪一个地方对金融过渡的虚拟,过渡的延伸,这个问题控制好,风险就控制的好,控制不好风险就大。一些出问题的国家,就是过渡开发了延伸品。他们还提出一个观点还有道理,我们一个国家,同时具有两个金融体系,这是我们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用好两个体系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既要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人民币的自主,人民币的渐进和开放,逐步从人民币的周边化、区域化走向国际化。另外一方面,利用我们国家的香港、澳门和国际已经接轨的金融体系,探索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渠道,作为人民币转换的桥梁。

这些建议还是很有道理,我们国家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变化,还有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都将对我们的商务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我们的商务环境不仅考虑怎么生产,怎么流通,怎么营销,还要考虑更加复杂的虚拟经济和实物经济的关系,比如说我的汇率调整、在贸易中形成什么样的调整机制?

比如说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包括我们国家最大宗的,包括铁矿石、铜矿、铝矿、石油大宗商品,和国际价格变化的影响,我们的应对策略,期货市场和实物市场,远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对我们将来的进出口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及我们整个应对体系,这些重大问题,将对我们提出挑战,会在我们整个商务工作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的商务工作不是以前的,怎么组织进出口交易关系,而是如何研究整个全球化条件下整体的竞争战略,整体的应对的体系和机制。

第七,我们作为外贸的主体,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还会继续发生调整。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前面我觉得还是注重以引进来为主,在国内搭建平台,引进来、消化吸收,把国外资本引进来,把国外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引入进来,我们现在国家遇到了一些瓶颈,这些瓶颈就需要我们转化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如何转换战略?我们遇到的瓶颈:

1、成本拉动的瓶颈,劳动力瓶颈已经高于我们周边国家,土地成本也在急剧上升,水的成本、电的成本都在上升。成本拉动将成为我们的贸易品、制造业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2、生态环境的约束,越来越严格。过去在付出成本中有生态环境的成本,这种成本不能再继续支付,因为我们很多地方的水不能持续,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对我们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支撑制造业的发展,支撑对外贸易的能力越来越低。

3、产能过剩的瓶颈,比如钢铁,现在7亿多的产能,相当于全世界第二位到第十二位的总和,这么大的产能,包括纺织业,我们生产的出口量占到30%以上,总量不是按照我们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按照国内封闭算的帐,全球算帐都是过剩的。我们和一些发达国家产业同构,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同构,产能过剩,种种约束,这种约束是硬约束。我们还有一些软的约束,比如我们的劳动力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国内贸易营销能力,物流成本上升以后,物流流程对贸易品的成本的影响等等,加起来以后,就是使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我们国家的贸易同时发生现在“走出去”引领制造业的发展的趋势。

这个“走出去”,包括我们国家经济合作区,我们国家自由贸易区,大型企业到国外办厂,民营企业建的一大批类似义乌市场,各种“走出去”形式开始,总的来看,国际竞争力还是不够,不象国外大的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那么强,有一个全球战略的布局,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跨国公司,因此我认为“走出去”和引进来在并重的同时,我们未来会有一大批产业,一大批企业一大批产品更多的采取“走出去”形式,来发展我们的国际贸易。

第八,战略定位发生比较大的调整。

过去我们主要是制造业的大国,我想我们未来全方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重成为名副其实具有国际上更大话语权更大影响力的强国。

刚才那个专家也说到,主动参与国家规则的制订,要对国际的定价有影响权,对国际的贸易规则有影响权,但是这些我觉得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事在人为,在于我们为的怎么样?因此我觉得整个国家现在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已经确立了一个市场经济制度,实现了制度的整体变迁,实现一个大国的崛起,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未来三十年我们将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将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将成为文化各方面发达的强国,为了这个目标,商务工作可以在其中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各位!

主持人:下面开始第二项议题,“走出去”战略与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首先有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李钢主任发言,有请!

李钢:谢谢主持人,我要发言的题目实际上上一次一个议题里更好一些,因为是临时决定的这个题目,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关于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实际上我们近一年从去年金融危机深度蔓延,特别是对外贸经济影响,商务部制订这样一个课题研究,接近一年多的时间,十几家一流的科贸机构,包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机构都参与了研究。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介绍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我想把一些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想法和大家介绍一下,然后谈一谈我们的内部研究和未来考虑的战略趋向,和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未来五年出口翻番的战略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第一个大问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到底是什么样战略?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改革,外贸发展怎么由进口的替代到沿海和内地的分布,沿海八十年代的初期提出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内地仍然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混合型的发展战略。

后期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上没有正式宣示过。在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特别是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国有幸成为出口贸易大国,如此应该说我们所面临的,刚才嘉宾谈到的贸易摩擦,也是日趋激烈,也是对我们的贸易整体发展也是产生重大影响,这样大的背景下考虑后危机时代的外贸发展战略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应该着眼于几个方面:

1、如何考虑我们的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它的基础和核心对外贸易的加快转变应该怎么样进行。

2、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以怎么样在未来的一个全球化的条件下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包括从方方面面,科技教育、产业、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竞争。

3、我们的后危机时代的外贸发展应该着眼于一种更加可持续和综合的相对而言比较平衡型的发展。这个问题应该说刚才不同的专家学者已经做了简单介绍。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考虑的地方。

制订这样的战略过程中,怎么匹配我们的所谓贸易大国和经济大国的一种地位过程中,是我们的一种全面的对于国际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贸易体系的体制机制,包括规则以及在实施运作过程中话语权的问题。怎么样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

后危机时代我们的考虑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按照整体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国际的竞争能力,还有促进我们的增长,由两轮拉动变成三家马车的共同拉动的角度来出发,考虑我们的定位。

在我们的发展的模式上,应该由对外贸易的赶超优先超高速拉动发展,巩固地位,速度适中,稳定发展,发展方式上追求数量、规模、速度、粗放型的外援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向追求数量与质量并举,特别是内涵的集约型的注重结构优化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在未来的我们的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觉得我们的发展战略有一个新的定位,刚才已经说过,由一个贸易小国变成贸易大国,服务贸易目前来说居于全球第五第六位,货物和服务加起来,我们的位置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未来我们的对于新时期的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应该有一个新的定位,这个定位全部融入全球化,发挥综合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通过对外贸易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就业来提升我们的国际地位。从指导思想上看,我们想,整个整个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战略,应该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动态比较优势,构筑增强我们创建新的竞争优势,三个优势并存,以这样的综合后发的优势来加快我们的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推动我们的贸易大国转变贸易强国的进程。

整体来说,我们想这种指导思想下,坚持这样的原则:

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自主创新

坚持均衡协调

可持续发展

竞争合作

互利共盈

我想解释一下,竞争合作和互利共盈,前者可能更考虑我们贸易运作过程中的整个的全环节的方方面面的过程中的必然会产生的一些进程和合作方方面面的问题,可能更注重结果的考虑的问题,竞争和合作永远是我们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实现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全球化的永恒的主题,而互利共赢永远的结果,蛋糕的分配并不是简单的能够实现的目标。

对于后危机时代我们外贸发展的战略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我想简单说一下:

在这里,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方面,我们提出一些基本的设想,实际上我们后危机时代是给划分两个大的阶段,2010至2020年两个阶段,工具贸易大国的进程,2020到2030的阶段,要推进和逐步实现我们贸易强国的目标。数量指标上,应该说我们还是尊崇所谓的十年倍增

和十年翻番的指标和目标,这个发展目标还是可以说在国内外大的发展中的背景和环境下,我们认为还是可以实现的。从增长速度上,贸易的增长略高于GDP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的实证,我们国家是依据这样的大的目标来去设定我们的发展指标的。

在服务贸易上,我们也希望能够目前在全球第五位的水平能够进一步在未来的十年左右,能够有一个进一步提升。在服务贸易的方面,由目前的3000亿美元贸易国提升至接近1万亿的规模。贸易模式、产品质量、标准、品牌国际化、技术、货币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拥有若干世界定级跨国公司和一大批种型号跨国公司。

拥有世界级品牌

占据国际高度,包括技术、环保、气候等等标准。

逐步把握规章主导权,力争实现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主导权,积极参与自由贸易,特别是建立多种形式的优化的贸易安排

力争在战略性资源产品上,应该有我们的定价权方面的主导的意见,由所谓的价格追随者逐步提升为价格的制订者。

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化市场、国际化的进程,推进人民币全面自由兑换,逐步实现世界贸易可流通储备的货币。

贸易发展中,要注重相关方面的协调,统筹和可持续的发展,货物贸易和实物贸易,外贸和双向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对外援助等等经贸领域的各种业务合作方式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发展,多种主体制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等。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支撑我们贸易强国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我们提出来所谓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由传统学术意义上讨论的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混合型的战略,更加卓远于我们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们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新的视点来讨论我们的问题。

在我们研究的基本结束时,去年11月份基本结束,今年年初的时候也和商务部做了汇报,做了修改,去年十月份美国的总统提出,美国的经济在去年泡沫化去高杠杆率经济回归等重振经济方向,进而今年年初奥巴马明确提出实施以五年为期限到2014年的美国的出口五年增长翻一倍的战略计划,我们叫做美国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对于中美之间,我们自己考虑中国的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战略和美国提出的一种新型贸易战略做了简单比较,实质就是中美之间各自实施新的重点抢制高点,争主导地位,在这里我想做这样的比较:

中美贸易战略,从战略目标上说,中美确定了确保世界第一大国的目标,事实上美国不承认中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从我们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加起来,美国仍然遥遥领先中国的贸易,从货物贸易本身,我们取得单一出口的单向,从进出口两个方面加起来看,到2009年我们的贸易规模实际上相当于美国进出口90%,我们也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加起来,我们要夺取真正全能的贸易的世界第一的位置,应该说看到我们战略之中目标设定是有差异的。我们目前来说,还是处于工业化未完成的阶段,美国作为后工业阶段,更高层面的形态的发展,在新经济完成之后,信息化社会,已经到了之后,又通过一些新型战略产业支撑美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还要面临完成工业化的艰巨任务,在我们发展层面,二元结构等等极为困难的任务考虑单一的贸易问题,我们提出到2020年继续巩固贸易大国的地位还是确实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实际的。

从战略和地位看,从中美核心定位基本是核心的,美国的出口倍增战略,第一位的任务就是促进就业,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第三确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主导地位。我们的第一位促进增长,第二位促进社会和谐,实质上也是增加就业经济能够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第三提升我们的国际的地位,贸易和对外经济中的社会地位。在秩序上略有不同,实质核心的问题还是一致的。

从发展质量上看,美国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出口层面,美国的出口和美国的进口一比二的关系,美国的进口规模是出口规模的两倍,美国的策略重点是考虑出口贸易的发展带动国内就业增长的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力图破戒美国后危机时代的就业,我们的考虑更均衡一些,不要忘记美国在过渡超前借债负债型的消费的社会,回归到正常的领域和正常的社会发展的形态上来看,必然要解决他的长期的贸易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从而改善贸易收支环节造成的不平衡。

在发展目标上看可以看,按照美国的2014年倍增计划,到2014年美国的货物贸易出口大概达到2.1万亿,货物总出口达到3万亿,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2020年我们如果能够达到或接近货物贸易层面是2万亿美元是非常不容易的目标。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美国提出的野心勃勃的计划是对我们正在实施的战略形成了非常重大的挑战。

我们从战略支撑上看,我们实际上,中美两国应该是各具优势,并且实施战略中受到一定内外部的制约。我们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最新的报告,09年中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过日本,美国占到19%,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仍然接近20%的水平,美国的出口增长是由制造业整体的产业作为支撑的,因而从新夺取货物贸易的世界冠军并不是没有可能。我们由15.6%占全球的比例,还会完成我们的工业化的后期的阶段,重化工的阶段比重还会比较大的增加,未来五至十年中美竞争应该是会加剧,因而由此导致的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在这个方面应该说有具体的支撑的。美国包括吸引跨国公司的回归,还有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巩固和我们的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也是存在方方面面的,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环境的成本和我们贸易融资的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应该说在未来我们的贸易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很多挑战。

未来的中美贸易的比较,从竞争层面看,贸易的空间的竞争将会不断的加剧,美国的五年倍增的指向也是重点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针对中国和所谓的金砖四国,金钻十一国新型经济体,我们的立足也是欧美日传统市场。

纠正一个数据,我们对欧美日贸易战60%,不对,近五年基本出口占41%。贸易政策方面,实际上包括涉外财税、涉外融资担保、出口保险等等,以及出口便利化汇率政策面向出口政府服务方面,美国在制订一套政策的时候,面向未来五年倍增计划都有相对而言比较完善的支持的政策,我们在这些方面,应该说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些领域由于我们目前加入WTO改革动力逐渐懈怠,应对后危机时代改革开放的共识阻力比较大,不太容易实现的。在这个领域我们应该在这个层面还是有一些方面需要认真考虑,认真应对。贸易体制之争,美国实际上从新经济泼墨过来,实行并不是自由贸易,还是管理贸易。欧美主要是公平贸易,我们还是自由贸易,举的旗帜还是不一样,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说辞不一样,人家也并没有否认自由贸易的程度的东西,规则是他们制订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符合他的新的一些标准,体制层面上,我们会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美国通过国家层面的权利动员,设立所谓出口促进,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内部的分工的一些调整,还有美国的各政府部门,包括军工领域、商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沟通,应该说全力的动员,达成了很好的共识。而我们在方方面面、官产研学很多需要协调的方面。中美的战略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快转变贸易方式,形成共识,切实指导我们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的战略性的指导性意见或文件。同时,要协调外贸的管理、服务,促进机制,在贸易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应该统筹各种资源,综合应对,可能发生不仅在中国之间,还在其他大国之间产生贸易摩擦,使我们整个贸易发展能够再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轨道上运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钢主任。下面有请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王鲁军总经理。

王鲁军:海外发展这些年,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和我们思考的一些根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想交流四个内容:

1、公司介绍

2、为什么在这里呼吁我们需要的支持政策

3、当前我们急需要国家支持的政策

4、结合未来的发展,我们的期望支持政策

我们公司是做电站建设的公司,叫做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在海外主要以做电站EPC为主,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也是国内速成交钥匙。我们公司从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公司由4亿的营业额增长123亿,目前在国内同行业绝对排名第一,二三四加起来小于我们。在以电力为主的行业里,我们排名13位。公司2009年所实现的营业123亿,到目前为止,执行的海外合同有9个,总额219,遍布新加坡、尼日利亚等等。公司远景目标,企业远景打造中国电站第一品牌,领跑国际电站EPC。从今年开始,实现第三个五年战略规划,目标就是到2014年我们公司要实现营业额460亿美元,同电力行业中进入前五位。公司这么多年来,发展为什么这么块?其他同行业,基本上发展缓慢,甚至到了濒临倒闭程度。我要深深感谢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2000年开始成为我的至交,成为我们公司的坚强后盾。我们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的骨干都是我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老师,尤其是赵院长保持了很多联系,在工作过程中,也不断的向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老师咨询,也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在我们公司工作。

公司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结缘之后,走向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所以我们三公司的今天发展成果有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布科莫的业绩。

为什么呼吁我们需要的支持政策?第一个原因,电站EPC高附加值的一类工程,电站建设我们在海外做的总承包从电站设计、设备成套采购、出口到建设调试都是由我们总承包合同里,刚才介绍了EPC概念,在合同总额里,40%至45%是设备,每一个电厂在中国配套的机电厂家210家左右。合同总额的20至25%是材料,我们所说的材料并不是说普通原材料,而是实际上从概念上说,也是电站的一部分,也应该属于另一类设备,是在国内采购的管材,到现场加工成设备,或辅助系统,20%至25%是材料。这样加起来,如果都取上弦,120亿的70%带动高附加值的出口,在这里合同额的70%是带动出口。这里剩下的30%至40%就是当地的分保费用、人工费用、税费、管理费、利润等等,在总工每一个电站,出口的设备来说,有一个概念,可以形象的介绍一下,一台60万发电机组,平均带到国外去的钢材,加工成设备和没有加工成的设备5万吨,一个电站至少两台机组,10万吨,印度最大电站5台66万超零件,每一台5.2万钢材,应该说这个产业对于我们国家的机电行业制造业的影响非常大的。

第二个原因,国内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机电设备行业,尤其是电站制造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在七年间,平均中国一年的投资产量就是一个法国的容量,我们由1亿多千瓦增长到7亿多千瓦。目前三大动力,上海、哈尔滨、东方三大动力集团每一个集团产能就是3000万至3300万左右,三大动力集团加起来1亿,一年就是一个法国。随着中国电站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日趋完善,我们国家的电站建设基本上到了平缓期。后面就是持续的比较平和的发展。我们应该说国家从计划调整上,每年今后新增的容量接近3000万至5000万,至少5000万产能是过剩的,5000万产能涉及到210多个厂家。全国上百万人的在这行业里,如果这些产能过剩不能输出国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是沉重打击。

第三个原因,我们这个电站设备,一旦我们中了标,建了这个电站,电站寿命三十年至五十年,买了中国设备,维护的所有备件和材料都要从原来厂家采购。也就是说,我们占据了这一个电站,中标了一个电站,将来为这个电站有关提供设备的厂商提供了后续的发展的空间。

我们呼吁当前需要解决的政策

1、融资担保问题,应该说在我们电力工程公司行业,因为搞工程的公司,没有很多资产,不象其他设备厂,有众多的设备,庞大的固定资产。我们的工程公司有的固定资产就是设备,工程使用的设备。最重要的值钱资产没法用财富衡量,就是我们的管理、我们的企业文化。尤其像我们这种公司,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海外工程,如果说10至15%的预付款,多到30%的预付款,一下进到财务报表,形成大量的负债,虽然流动负债,在银行评估看来,资产负债表是非常难看的。所以银行不管是流动负债还是什么负债,反正负债太高,在开保函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我们国家的原来四千万基本基金远远不够,而且规定一个公司一年用一次。原来还有一个银行可以放大,拿四千万可以放大四倍,放到1.6亿美元,对我们这种公司来说,拿到这么多项目,也是不受用。希望国家在这方面出台积极支持政策。

2、关于标准的输出。我觉得在我们海外发展十年来,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进入到中东,应该说我们对面对的市场,我们是这么认识的,印度及东南亚市场是低端市场,要求不高,只要中国东西都喜欢,没有问题,都符合他的要求。但是中东,尤其是海外六国,过去长期被欧盟日韩分割的市场,已经适应了欧盟的标准,我们在走向这个市场的时候,碰到很多困难。非洲我们认为是培育市场,对于中高端市场培育市场一定要输出中国的标准。我们的电站设备是按照中国的标准制造的,我们生产的材料,所有的配套设备也是按照中国的配套标准,我们在合同谈判过程中,我们经常也和他们交流,想提高效率,想进口中国的设备,得接受中国的标准。他们说,你能够给我提供一份中国标准,说和欧美标准是接近的,或是差不多的,能够证明,是可以接受的。有时候我们靠我们自己的工程师翻译一部分,在印度、约旦都可以,但是到沙特、阿曼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国家,就过不去。我们中国的标准,到现在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的国家出版的英文版。我们没法提供给人家,在提供人家标准的时候,一定后面标注我们自己翻译的,没有权威性,不代表标准,我们的翻译是完全准确的,都需要注明。在标准上没有事先推出去,对中国未来的企业“走出去”是非常困难的。

刚才有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提到,这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国家要想让企业“走出去”,而且现在已经道了企业要走进去引导市场的时候,领导市场的时候,连自己的标准都不能输出,那发展是有问题的。后面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在海外想走进海外市场,想引导这个市场是不可能的,瓶颈是非常显然的。希望我们国家在标准输出方面,应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落实。去年我们国务院、党中央也非常着急,为促进出口非常着急,实际上我觉得纯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呼吁我们国家在输出标准上下工夫,不输出标准,永远不能把中国企业真正输出去。

3、关于项目融资的支持。应该说我们现在在海外,尤其进入了中高端市场,应该说我们对欧美市场认为顶端市场,中东市场是中高等市场,到了中高等市场就非常规范,印度市场也向高中等市场成长,他的建设电场非常规范,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一窝蜂,没有战略,人家是国家从战略布局上确定了行业的协调发展计划,然后由国家主管电力的部门分布电站的点,这个点需要建立多大电站,什么时候建,什么时候投产,什么时候交?国家招标,这个招标就是招投资商。假如是我是一个电场投资商,投一个比较低的价就可以中标,可以投资电站。然后投标的时候在世界上选哪一个承包商最能够履约能力最强,价格最好就选择。我们现在经常被RPP投资商找上,希望我们报一个合适的价格,如其履约,帮助从中国融资。我们经过反复考虑,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也是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一部分,应该得到国家的支持。我认为电站行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值得投资。把钱放在那里,将来很安全,回报率是比较稳定的。就象中国过去建电站一样,银行从来不需要担保,只要国家核准就给你钱,不要钱也给你送钱。因为那个挣钱,国家发展、老百姓生活都要用电。在海外也是一样,我们国家储备的几万亿外币,少买国家国债,多投资电站会有好处,会非常有好处。我领着海外业主,找了银行,到处游说,应该说得到了一些支持。去年我们在商务部部长的主持下,在他们的支持下,沙特项目两个同时进入的421项目,两个项目去年通过了421国家批准,完成融资的。

现在要呼吁的政策是什么?这个方向是非常对的。现在银行也认识到了,政府也需要正确认识这个方向,中国的银行和中信保刚刚作,需要学习,需要摸索,需要提高。这也是构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需要慎重考虑。

我们现在在中东碰到具体问题,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渣打银行提供的融资,由三井投资财团提供担保,我们是由中国出口信用公司提供担保,中国银行组成银行融资,现在差距出在那里?中国的信用保险公司认为,我只能保十五年,最多十六年。日本的财团和银行可以保23年,23年的概念是什么?可以降低成本,报电价可以低,提高中标率。三井是日本国家战略的坚强贯彻者,我们在国家在战略层面研究不多,需要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和尝试,尤其是在肯定了这个行业、这个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之后,我们也从战略高度去考虑。我们能够花两倍的钱从战略高度买一些急需资源,也是资源之一,也应该适当多放上五年。日本放23年,我们22年,我们就有优势,因为我们成本低。希望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能够给予支持。

4、高附加值的保护政策。

为什么说要提保护政策?我们电站EPC介绍了,总合同额的40%至45%是设备,有三大主机设备,性能机、发电机、锅炉,20%是主机,现在我们三大动力为了提高销售额,有能力。国字号企业,底价出售主设备。也没有我们总承包商的事,丢了80%的附加值。

我觉得今天上午提问的专家时候,我们铁矿石、钢铁话语权的问题,都是我们国家战略问题,其次是产业战略问题。商务几个专家回答都放到人才上,国家战略、产业战略,第三才是人才。国家有了这个战略,然后落地实施导向型的政策,然后指导我们各个产业制订,适应未来在全球发展的产业政策,然后再产业战略下,制订我们这个产业人才成长方面,引导产业人才成长。这样才能落实好战略,运作好我们的产业发展,不走错路,不摔跟头。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要正确回答上午的问题和刚才问题,都要从国家战略、产业战略制订战略、执行战略,使战略落地实施。

5、呼吁我们国家有关部门能够要求和规范我们国家各个产业和规范我们的企业的生产。

在过程,我不知道其他行业,我们电力行业,所有的几乎高端设备,都从国外引进技术,而且经过消化吸收,我们拥有了自主产权,在引进技术的时候,有些是非常完美的,引进的非常完善和全的,由于过去这几年快速发展,设备供不应求,店大欺客,出现粗制滥造,其实我们是先进的,只是需要完善的。这个完善还花钱,还费事,不容易办好。中国的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最不愿意干的。这是我们国家应该抓的。如果大家都愿意干的事,政府不要管,花好道,别走错方向就行。不愿意干的,政府要主抓。

我觉得我们现在政府需要做的,我这个企业毕竟是小企业,毕竟是工程公司,号召力是有限的,我觉得政府起号召和导向作用,不要让我们的承包商既去打仗又喂猪。

6、呼吁汇率问题的调整和稳定。

我们海外签订合同绝大多数是美元,个别也有欧元。前几年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学了不少见识,谈外汇兑期,08年挣了2.5亿,去年赔了8000多万。按道理不应该赔这个钱。去年海外来的工程款是35万美元,平均每天公司现有资金32.5亿人民币。按照调期协议,汇率动的不太多,最后赔钱了。通过这个,也有了一些教训。

总体来说,公司坚定不移规避颠覆性风险,据有关专家推测,今年和明年要有大幅度的升值,这对我们来说,压力也非常大。压力大在那里?银行不敢做。我们非常积极的和银行谈,银行都害怕,不敢做。银行只有挣钱的事,赔钱不敢做。银行稳定汇率上,希望和中国银行的能力,和中国外贸型企业现状能够相结合,系统思考。不要光看美国人吆喝,要看银行的能力,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到什么程度?全世界,包括GE,不能因为汇率的风险,把世界第一夭折了。

7、希望我们政府正确制订政策,制订正确的政策。

三月份和陈司长在上海开会,现在不说我们行业,从一个现象来说,开调研会的时候,各个外经贸厅的领导要求外经贸厅规范在海外兼并收购的法令,现在审核审查没有依据,得赶紧出台政策。我给陈司长提了一个建议,现在出台政策,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没有经验,没有经验的人定的规矩,容易离谱。关键什么人制订政策,制订什么样的政策,他们哪些人提这些政策,他们推卸责任。最后中国的外经贸发展落后了,放缓了,对于国家是不利的。所有的一查政策问题是你们承担,他们没有事。建议要求他们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心理装着国家利益,通过工作即使缴点学费,举一反三,那样才是正确的政策。我们电力行业也应该是这样做。

未来公司的发展

我们公司应该说现在做的是主营业务是电站EPC,我们往前延伸了设备的运输,往后延伸了工程的调试和运行。应该说往前延伸,实际上是我们提高了EPC的附加值,又增加了附加值,增加了调试和运行,在EPC也增加了附加值。

下一个发展方向,企业想作大作强,就是投资在RPP,作BOO或BOB。我们企业是一个小企业,打个比方,政府在台上,国字号的企业在地面上,我们在井地下。我们的爷爷是国家电网公司,我们的爹是山东电力集团,我们在井底下,要想作这方面的发展非常困难,我们说话声音听不清楚,地上说话台上能听到,井下说话听不着,希望国家能重视,从战略布局战略发展上考虑,我们应该有这样成熟的公司,应该把更大的附加值形成。

我做BOO,运行了二十年五十年,一辈子挣他的钱,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公司是1985年发展,发展到09年大家觉得非常了不起。印度一家公司和我们一起成立的,我们要花十年时间为1000亿人民币努力。差距是甚远,我觉得不在于我们本身不想发展,我们很想发展,很有信心,给我时间,但是需要支持,需要井底下的生产能够听的到。

我们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公司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培养出来的,愿意做专家和学生交流和实验基地,也欢迎各位专家和学生有空到公司去交流,去体会,共同研究,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卢进勇教授演讲。

卢进勇:五个内容:

1、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我们对外投资的基础。

2、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3、加快发展跨国公司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影响

4、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重要途径

5、中国跨国公司的建议

这是我们过程投资的主要情况,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个黑的,1979年对外投资50万美元,1987年过了1亿,03年过了首次10亿。2005年过了100亿,08年对外投资达到559.1亿。

这张表是最近十年我们国家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从99年到08年,每年的投资额和增长率。大家可以看到,2000年增长率是负的以外,其他的时候都是高速增长。计算了一下,把十年增长率加在一起,算了一下,十年每年对外投资的增长率平均下来80.43%,非常高。贸易经济增长其他方面都没有达到,对外投资连续十年每年80.43%增长,也是世界上少有的。

我测算了一下,我没有按照每年的80%测算,按照30%推算,09年大概在那个数量,到2018年,我们每一年如果按照30%的速度增长,我们到2018年,我们将达到7千多亿对外投资量。我感觉太高了,按照10%算了一个,算到2018年,这是非常保守的,到2018年一年的对外投资也是相当大。

2008年对外投资我们进入了世界的12位。利用外资,我们在世界上排第三位。这是一个数据计算,在海外一共投了多少钱,累计2200亿美金。海外资产已经突破了1万亿美元。加上海外国债,初步测算了一下,去年底在海外的总资产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我们对海外的资产要进行很好的保护。我们和日本比起来,5万多亿海外总的资产量,还有一定差距。

说两个数据,这是我们沿海地区,我们中国GDP总额和人均GDP前十名,08年上海人均GDP按照美元核算突破1万,北京、天津都已经过了7千,浙江、江苏、广东也过了5000多美元,人均速度还是比较大。按照每一个人算还是比较少的。

我算了一下,09年人均GDP为3679美元,原来我们预计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现在我们是09年已经提前11年实现了,已经达到3679美元,原来的目标看来定的太低了。现在预计过十年,人均达到5000至6000美元,如果达到这个目标,整个国家从商品输出为主走向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举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这里有一个邓宁的计算,如果人均在2500至4000美元之间对外投资将大幅度增加,我们国家迎来资本输出的阶段,阻也阻不住。可以说一个十岁的孩子搞对象,觉得很新鲜,一过三十岁的孩子没有搞对象,觉得怎么还没有。我们到这个阶段,不往外投资就是有病,到了这个阶段。

由于我们投资的量大,我们的地位也改变了,应该说我们已经成为FDI的输出大国,国际投资大国,利用外资第三,我们是现实的大国,大体上走到对外发展的第二阶段,资本输出的阶段,跨国公司大发展的阶段到来了,我们有很多立场都变了。

包括原来对国有化的征收,补偿的原则叫做相应补偿,但是国际社会及时充分有效补偿,这些我们都得接受,还有其他一些地方逐渐的接受。

07年中国有3000多跨国公司,这是世界投资报告,做的07年统计,,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1家企业,有的比较高,40%多,有的2.7%。

这是我们进入500强的企业数,09年有49家,大陆25家。

09年世界500强国别分布,美国140家,日本68家,我们排在第三位,43家,法国、德国、英国都在我们后面。意大利是5家。因为金融危机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因就是我们经济发展比较快,实力增加,人民币升值,在加上金融危机对别的国家的影响。

“走出去”战略的层次:

这个阶段,前三十年已经走过来,以后还要坚持。但是以后要走到资本输出的阶段,品牌输出、文化输出。包括价值观、规则。

我的基本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如果法国中国跨国公司的好处是有六个方面,总的来说走出去上档次,提高质量。

我们现在国际知名品牌还是比较少的,世界最有影响品牌100强的中国品牌,我们只有四个。最有价值的品牌里,前100名,我们还没有进去。

这是最近几年并购方面比较多的案例,最近几年我们也想在海外并购一些品牌,但是基本上不太成功。象上汽并购双龙,京东方集团收购韩国现代液晶,TCL收购德国施奈德,南京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罗孚汽车,联想并购IBM,都不是很成功。

在并购海外品牌的四个结论,这是我们要注意,不能以买品牌为培育品牌的主要途径,主要还是自己培育。我有一句话,不一定恰当,买品牌把儿媳妇当闺女是错的,儿媳妇和你没有血缘关系。

最后提了一些建议,怎么加快发展中国跨国公司,不展开说了。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卢教授的精采发言。

下面有请张建胜董事长。

张建胜: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开心的聆听到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能够跟各位坐在一起探讨后危机时代的出路,我也倍感荣幸。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张建胜,1999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阿语专业,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我的母校恩师,很多同学都是我的校友,谢谢您们对我的栽培、教育和帮助,才有了我的今天和事业的成就。我一直不敢忘记我们贸大的校训,更不敢给我们贸大丢脸,在2003年非典之后,我选择了创业,一个草根开始了一个快乐、激动、激情的全新人生旅程,没有资金,没有支持,没有经验,只有一个天空,一个能够让雄鹰展翅翱翔的天空,对于一个贸大走出的学生而言,那些都不重要,因为我们能够在这个无限的天空中展翅飞翔,而那双翅膀就是贸大交给我们的专业技能。

我一直自认自己是个读点书的读书人,我不会盲从于知识无用论,相反,我对于母校交给我的国际贸易知识,虽然不多,才短短四年的教育,但是我一定要活学活用,这四个字,是我在经贸大学学到的,不是读死书,是要读活,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不是为了学习,上到校长,下到我们这些学生,我们都深深的懂得这个道理,所以,经贸大学四年学到的那些知识,我倍感珍惜,一直指导我的工作到现在。所以,我也告诉各位师弟师妹,多学点知识是没有错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经济危机来了,记得高尔基那句话,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我的很多朋友劝我拿上钱自己悠闲逍遥快活去得了,搞那么大的规模干什么?(中远大相对于各位企业家来说不大,只有50多个人,销售额是有5个多亿),但是每个月80多万的费用要靠我们每个人辛勤的劳动赚来,不是去投机,不是去囤积居奇,不是去欺骗,是靠一个订单一个订单的谈下来,执行完,做好售后服务,确实,危机来了,胆小的企业家都跑了,因为每个月的费用就是我们可以享受的资本,但是,我的选择是,一生中我好不容易赶上一次经济危机,我一定要看看这个危机是什么样子,一定要看看危机的危险到底有多大,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起作用,但是更多的是,我想我们贸大毕业的学生就不能是个胆小如鼠的败类,我也到要看看贸大毕业的老板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就像刚才施校长讲过的一样,我们经贸大学的毕业生要敢于挑战世界,挑战经济危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蒸馒头也争口气,就这样,我选择了坚持,很多民营企业,民营外贸公司都放弃了,转而炒房,炒股,炒大蒜,反正什么事缺德,他就去干什么去了,结果呢,弄得民不聊生,幼儿园都成为不满意的人的攻击对象了,可能我曾经的战友的也是功不可没的。我无意指责什么,但是“铁肩担道义”,我们已经逝去的贸大老师尚明告诉过我的这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企业家还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否则我们的和谐社会又从何而来呢?

选择坚持很简单,但是如何做那就难了,如何在危险中把握住机会,那就难上加难了。针对今天汇报的话题,作为一个布衣的我,就简单的聊几句,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给与批评指证。

首先分析金融危机的教训是什么?让我们反思什么?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机会有哪些?理论上的内容各位领导都分析了,我呢就讲大白话,让各位见笑了。

金融危机爆发有一个原因是道德沦丧,职业道德没有了,欺骗便盛行了,我原来只知道我们中国有忽悠这个词,没想到美国那个老大更能忽悠,一整就是几百亿,美元,不是人民币,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呢,就看到了道德的沦丧,导致了大量跨国企业、投资公司的倒闭破产,所以,我在做中远大的时候,比什么时候都注重“为政以德”了,这个话题,儒家思想影响了几千年了,但是,往往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仇宏伟老师讲的,统治者往往想利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而没有去想过去指导自己的管理,以贾谊之才,皇帝只知道去问鬼神,而不是如何造福民众,那么他的国家就危险了,同样的道理,在经济危机发生前,很多公司的领导和员工,把恩师教给你的仁义道德都给抛到九霄云后了,只知道一展所学去钻营和赚钱,结果呢,身败名裂了。理论指导实际,今天听到的各位专家的观点,给我了很大的影响,可能这也是校长所讲的一样,激发了我的创新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会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国际贸易业务,在创新、激情的理念之下,把企业做好,把国际贸易出口业务做好。借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如此年轻,我们拥有无限的激情,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想想前段时间温总理在英国的讲话,给我了深深的触动,他提到“我深深的爱着的祖国“,是啊,因为他对祖国的热爱,因为他对人民的热爱,因为他对国家昌盛的责任感,他才讲出这句话,感动之余,我也想到作为一个人,不要去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没有平台去施展才华,实际上,”小责治家,中责治企,大责治国“,你连起码的责任感都没有,总想升官发财,你能干成事业那才怪呢,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倍感责任重大,我要对我的企业负责,我要对我几百个供应商负责,我要对我的几十个客户负责,我要对这个社会尽责,不能危机来了,把企业解散了,把我那几十个弟兄交给社会,让我们那些供应商的几万个工人放假回家,所以,我必须做下去,也许我可以辜负老师家长的希望,但是我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话是好说,事情越来越难做了,人民币主动或者被动的升值,说明了什么,美国要转嫁经济危机,就像最近看的那本《永远的园丁》里面的感受一样,落后就要挨打那是历史了,落后挨侵略那也是历史了,落后就要去为别的国家打工、就要去做别人的试验田,像小白鼠一样,去给比你发达的国家打工,这个就是现在的现实。中国的产品想出口,在任何市场,任何行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怎么办?凉拌!

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一个饭店来说,解决办法不是给客人送礼、打折,让客户接受我们做的菜,而是要提高菜品的品质,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一个企业呢,要从企业自身出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保住大家的信心,我们有个理念是“激情工作,成就梦想,完美团队,创造辉煌”,这个文化不能丢,理念不能改。经济危机是道德的沦丧,而我们就要从德做起,继续挖掘我们的企业文化,以德治企,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勇敢的心”,经过几个月的开会,讨论,从高层到基层,从客户到供应商,最后,我们总结了一个中远大精神那就是亮剑精神,我们一直都有自己的酒文化,那就是“东风吹战鼓擂,中远大怕过谁”,现在不是怕不怕的问题,现在是我们有了新的注解,那不是怕不怕谁的问题,是什么困难来了,什么危机来了,谁来侵略了,我们就亮剑,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因为我们中远大的企业理念,“完美团队,创造辉煌”,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我们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这个团队与流程的理念,是我们走出危机的理念之一,为什么?因为我们中远大在成立之初,就是坚持做流程的一个公司,我们有采购部门,单证部门,质检部门,财务部门,执行部门,销售部门,信息部门,大家共同做出口业务,所以,我们在“短木桶理论”的基础上,演绎出了木桶紧密理论,就是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我们相信“好的流程必然会导致好的结果”,同样是零部件进了奔驰就是全球量产最大的豪华行政轿车,所有好的产品只要进入中远大的销售轨道,那必将畅销全球。有了优秀的流程,配以中远大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任何经济危机也阻碍不了我们的发展。

从此话题衍生出来一个对付经济危机或者后危机时代的应对策略:以人为本。危机来了,机遇伴随着风险而来,而要抓住机遇,靠谁呢?靠我们的员工。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几句话,“对待员工,像对待我们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客户,就像对待我们的亲戚朋友一样,销售产品,就像我们聘闺女一样,管理企业就像,就像管理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对待员工、企业、客户和产品都用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的氛围自然就形成了,在危机中,我们一起同舟共济,在机会来的时候,我们一起努力抓住机遇,所以,我们是从08年6月份才受到了危机的影响,而09年的4月份我们的缓过劲来了,而09年的11月份,我们的业绩达到了3007吨,是07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外贸企业是危机来临之后的关注的重点,因为出口是我们过去到将来,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同时,外贸企业又是受到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但是我很乐观的看待这个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彻底扭转,全球的需求结构会有所扭转,比如,他原来吃的是三文鱼,可能因为收入下降了,可就用罗非鱼来替代吧,营养成为类似,但是价格差别很大,这不就给我们中国罗非鱼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了吗?国家也在鼓励企业转型,我想转型的目标不是去花费大量的金钱,搞国外市场也消费不起的产品,比如美国搞新能源汽车,并为此要挟大家来减少碳排放,来购买他们的汽车,可是事实呢,没人买账!我们自己也要注意,我觉得企业转型,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为目标来进行,那样的话,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将会再次获得10年的比较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理论之二就是资源互补。我们中国地域广阔,产品的季节性很强,所以,出口不会停止,美国市场喜欢中国的库尔勒香梨,你就必须买,库尔勒搬不到你美国去,你不进口是没有办法的。以此理论为由,我们可以相信此次和下次经济危机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可以乐观的去面对的。

作为一个外贸企业,我们必须要分析美国、欧洲等我们的主要市场的需求是怎么来的?以美国为主的需求是由金融而来,也就是贷款消费,美国人来到超市买奶都是刷信用卡的,那么现在美国金融形势呢,稳定了。那就说明需求稳定了,需求结果会有变化,但是需求会继续下去,这也就是从09年的2月份开始,美国对于中国食品的进口需求有了一个大的上升,大概上升了30%左右。

危机来了,我们中国的企业怎么能赢?经过刚才的分析,那就是树立信心,我们的相对比较优势还在,国际市场需求还有,可能操作难度有变化,需求结构有变化,但是我们还有市场,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巩固自己的企业的根基,发展自身实力,我么就能赢。

一个企业谁最需要培训,董事长总经理,因为他们的理念、能力和认知水平,直接决定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甚至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个也是一个企业家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原因,所以,在危机时代,高水平的企业家培训,不但能够让培训公司赚到钱,而且更是可以帮助他们和他们的企业走出危机,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让我们呼吁这个社会的企业家,你们最需要培训,员工可以在家睡觉,你必须接受培训,终身学习,否则你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是最大的腐败和企业犯罪。企业领导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做一个伯乐,在各位的单位和公司千里马太多了,但是伯乐很少,为什么?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伯乐比作一个优秀的千里马更难。而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很多领导既是千里马,同时又是伯乐,而一个企业要发展,领导也是如此,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既然成为领导了,很多人都有过千里马的辉煌的经历,现在呢,成为一个优秀的伯乐的任务就要摆在你面前了,既要让千里马吃饱,又要给他足够多的培训和历练,既要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又要时刻鞭策他前进,既要相信他能够干好,又要相信他能忠诚于组织,挺难的,做一个好的伯乐很难的,需要能力,胸怀,需要的太多了,我也在努力成为一个伯乐。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我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舶来品,不是我创造的,如果把种子比作千里马,把农田比作千里马的事业平台的话,把伯乐比作农夫的话,对于一个农夫来说,发现或者打造适合种子发芽的农田,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更重要。对于人才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农夫,一个好的平台是最重要的。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我今天脱离我从事的外贸行业,谈一点我的感受。那就国家的金融安全。目前我们虽然度过了危机,但是,金融安全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专家,所谓的专家,他们为钱服务,很多落马的官员,落马的那些人,他们为谁服务,为钱服务,如果是中国人给他们钱,还可以以人民内部矛盾来解决,如果是国外的投资公司,国外的利益集团的话,那就危险了。我们国家金融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不够,从业人员众多,这个也就要求我们的高层认识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像党把支部建在班这个最小的单位开始,目前我们确实需要支部建设和支部作用在金融行业的发挥了。

危机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我简单的分析几点,以抛砖引玉:

第一,汇率变化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汇率问题是一个国家利益问题,不是个别企业,个别组织的个别问题。我们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变化,而现在就不是这样了,我们人民币在升值,而巴西货币在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没有变化,结果呢,造成我们的牛肉价格比巴西的价格还高。机会就有了,出口停止,但是可以做进口,进口也是可以营利的。不过这个时候,对于国民经济来说就是一次打击,是以巴西为首的经济体对于中国牛肉行业的沉重打击,我们外贸企业赢得了一次战术的胜利,但是巴西为首的经济体却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作为个体,我无能为力,作为国际也需要考虑的是牛肉行业要服从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失败了就是战术的失败,而战略上我们还是成功的。不过我们牛肉行业被打败了,猪肉行业被打败了,鸡肉行业被打败了的话,我们的国家战略就危险了,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猪肉价格被人利用,作为操盘的工具,而国家定的战略一直落后于利益集团的战略,炒房子利润可以达到100%,炒猪肉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于局部市场和产品的不重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本解决办法就是不屈服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汇率自由浮动,而不是被操纵。这个是国家要考虑的,但是靠国家政策来发展企业的经济,渡过经济危机,那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要靠自己。国家给国有企业黄金,给民营企业信心,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也是一个机遇,那就是在升值的时候,开始专注进口,贬值的时候,专注出口,内部上进行比例的调整,那就是一个好年头。

第二,经济全球化,只要发展成本比我们高的市场,那就立即进去,像美国牛肉进入到中国一样,因为美国肥牛价格便宜,味道又好,即使政府禁止进口,但是走私是络绎不绝,广州几个大的批发市场,北京批发市场上的繁荣就是靠贩卖走私美国牛肉而起的。对于国际市场,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手段,像非洲的药品、食品市场,那就是一个大的蛋糕,中国很多企业有点“前怕狼,后怕虎”的取点,不敢直接杀进去,总是担心钱收不回来了怎么办?呵呵,要是天天带着这个问号去做生意,那就没得做了。

不管是危机前还是危机后,欧洲的成本还是比我们高,所以,利用这点,我们可以做小包装的食品或者产品,欧洲人作一吨小包装的产品,需要800欧元左右,而我们呢,是80欧元,这就是我所谓的相对比较竞争优势,不是宏观上的,而是微观上的优势,这个优势的合理利用,就可以让我们30%的企业在此崛起。

就像霍建国院长讲的一样,进行差异化营销,这个建议很好,谢谢霍院长。关于霍院长讲到的“对内提高我们的能力,对外提高我们的议价水平”,关于后一个要求,这个对于我们经贸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对内的管理能力,是需要我们长期学习和锻炼的。

第三:欧洲、美国等国际大量的跨国企业因为金融危机而导致了战线的收缩,从部分市场撤出,他们想赚得是1亿美元,结果是2000万,撤了,而我们的中国的企业呢,总有想赚那2000万,譬如说我,OK,那我们就杀进去。目前非洲、伊拉克和俄罗斯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我们可以利用别人的退出,我们去填补空缺,而选择再次杀进去。因为那些大的跨国企业集团走了,市场需求还在,光靠黑市是满足不了大家正常的需要的,正规企业,正规生意还是主流

第四: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讲战略。战略高于战术,否则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者其他的问题,立即就会出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死掉,战略的制定包括,企业文化战略,价值观战略,产品战略,市场战略,发展战略,不同部门执行不同的战略,不同阶段执行不同战略,但是战略必须执行。企业一定要有企业精神,而不是企业口号,我们切忌整几句口号,领导振臂一呼,台下群情激奋那就OK了,切忌。我们要有企业精神,他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的奋斗成长历史,是自发形成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董存瑞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不是口号,是当时解放军的军队精神,是大家的理念,作为一个企业也是一样,把企业做扎实,不是表面文章。找人写书,写自己企业领导的传记,把一个普通人整成一个神,企业的精神的代表,作家,毛主席一样的神,那何必呢,你没有那个能力,那就以主席尉精神领袖,以比尔盖茨为精神领袖,那就何妨呢?我们为什么没有微软那样的大的民营企业,根部原因不是国有企业的欺压,而是我们就没有比尔盖茨那个人,而他所处那样的土壤。种子没有,土壤没有,哪里来的微软呢?我们现在土壤正在慢慢的改良,但是种子还没有呢,明明是个油菜花的种子,非要当成参天大树来钟,再吹牛,再有人追捧,气球终究有破的那一天。所以,企业精神不是非要以企业家的精神来体现,是来源于实际的。

第六:员工对于公司领导集体的认可,公司对于员工的认可。互相认可非常关键,“患难见真情”,在患难的时候,真情不在了,树倒猢狲散了,为什么?因为缺乏相互的认可,企业的领导是人,不是神,是会犯错误的,只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那就可以赢得大家的尊重,切忌为自己辩护,找各种借口和谎言来欲盖弥彰,那么就会失去人心。明朝是怎么灭亡的,不是没有钱,在被李自成攻破的时候还有3700万两白银,不是没有良将,就一个袁崇焕就足够了,因为什么,因为崇祯犯了错误,自己不承认,因为他的大臣帮助他失去了臣心,失去了兵心,失去了民心,最终肯定会灭亡。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很多员工是要找出路的,因为国有企业是一个旱涝丰收的地方,大家都要去,进不去的就留在企业混,伺机而动,在这个人心不稳的时候,作为一个企业家,不是去以金钱和封官许诺来管理的,而是抓住人心,让大家认可企业的发展前途,认可领导的能力,认可公司的优势,这样大家有了信心了,事情就容易了。其次,对于公司的认可的程度高的话,不用你做战争动员,不用讲什么废话,只要说一句,弟兄们加把劲,我们拼命也要战胜这个经济危机,那就足够了,兄弟肝胆相照,君子喻以义,这就足够了,企业就足可以走出危机了。

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什么?

第一,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买单?

第二,各级政府财政负债,各国际财政负债,谁来买单?

这两个问题不是我能答复的,只是一直在思考,希望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帮助我找到问题的答案。

谢谢各位经贸大学的领导,经贸大学的老师,谢谢各位与会的专家,谢谢各位光临我的母校的学者,谢谢大家。祝大会圆满成功。我爱我的母校,我的经贸大学。

我的报告结束。

主持人:下一个议题:气候变化与新商业机会。有请裴长洪教授。

裴长洪:这个题目稍微修改一下,坦率的说这个题目是命题作文,大家可以从中理解这个题目带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现在低碳经济的话题非常热门,热炒的话题。实际上很多人搞不太清楚什么是低碳经济?

首先我先讲讲关于碳产品的理解,世界上的低碳措施基本上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叫做清洁生产路径,在你的生产过程中,要降低能耗,要降低碳排放,这是绝对的减少,和生产种子挂钩的。另外一种是替代型的和综合型的减排措施。比如种了几颗树,可以吸附多少二氧化碳也是减排,不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的碳排放的减少。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我们的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减少40%至45%。这种承诺是属于绝对型的,清洁生产型的减排,没有水分的,不仅增加的要减少,原来的要减少。

美国人奥巴马说对比1995年温室气体排放11%,是属于第二种,种树都属于综合性的替代性的,现在低碳措施基本两个路径。

我讲的三个问题,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任务很重的。今年5月5日国务院开了一个会议,因为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又上了很多项目,碳排放增加了,十一五要完成的目标还有很大困难,温总理急了。安排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国家花钱,节能消费、强制推广一些节能产品,等等建立法规。国家想办法花钱,建法规等。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话题很热,引出一个新的很大话题,究竟世界新的经济形态是不是已经到来?这是一个问题,很大的判断,有的人说,世界上已经出现新的经济革命,这个革命兴起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迅速取代工业经济,中国的转能以生态经济引领中国经济转型,这个话题就很大了。中共17大我国处在什么阶段?叫做五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第一个是工业化,现在工业化已经过去了,大家要思考这个观点对不对,新能源能否很快成为动摇工业经济基础?这要做研究。

新公司、新企业是否大量涌现?是不是这样?

战略新兴产业成长机制是否形成?涉及很多问题,就不多说了。

世界气候会议是否形成低碳约束机制,全世界是否形成共识,有约束有法律效力的机制?这都是我们观察和判断到底新的经济形态是否已经到来?

当然低碳肯定要发展,我们的低碳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是我的想法,不一定对。

首先,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像政府说的要采取铁腕手段,是否可以粉碎下面的说法,要动员全国国立,就够作了。

第二,提倡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还是要提的,同时要看到我们现在工业化没有完成,和工业化向伴随的高碳现象还是很难避免。我们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还是一种愿望。至少二十年来,我们热潮的低碳经济,充其量发展低碳技术,这是比较实事求是,比较主动。当然要说大话,也没有关系,总而言之不上税。现在发展太阳能也是一哄而上,刚从九江回来,搞了一个国家生态经济区,一问搞什么?就是新能源?什么新能源?大量的发达国家的多晶硅的产业都转到这里,多晶硅是高耗能产业,是一个一个电炉,打造世界硅都,太阳能是节能,但是打造既耗能又污染,多晶硅的技术还是需要提高的技术,现在风能也发展的非常快,但是风能什么问题?就是前面说的,搞项目很多,但是配套跟不上。真正利用好也很不容易,我们现在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一哄而上,还有很多问题。

第三,在国际上应采取主动和由于地策略。尽管是一个故事,但和真的一样,不能不重视,我们也很积极,但是具体谈判,恐怕实事求是,给我们留出一点空间。

第四,低碳与公共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事实上公共经济的内容。包括各地的发展低碳的措施,全是一句话,政府拿钱投资,或者发展这个,发展那个,或者推广产品,政府拿钱,要有一个财政的承受能力。

我们要创造低碳技术发展的市场条件,这是一个新话题。北京有一个环境交易所,成立一年多,碳交易的单子有四五单,象征性的,很复杂,成为商业性很复杂,指标有结余,可以卖给别的企业,这就叫做碳交易市场,碳排放的交易,能不能交易起来,八成还是比较困难。企业不达标,为什么要买,可以不买。我这个地方政府要保护。很难去买碳交易。如果说是不交,政府罚款,就有一个定价机制,首先定价肯定是要低于政府罚款,如果要高于政府罚款,宁可交罚款,不买。如果价格高到没有办法经营下去,碳交易市场也是一个模拟,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做的局,大家都搞碳交易市场,国际市场搞起来,中国要来买单,拿钱来排放权。我们要搞清楚背后的利益机制,国内的话,也可以搞,也要学习,但是不要看的非常容易。在当前,只是一种模拟,还有碳税,碳金融。

总而言之,这里面可研究的问题很多,今天就给大家提一个线索。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能源环境专家,彭近新主任。

彭近新:尊敬的各位会议主席,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低碳经济实际上没有一个概念,我今天讲的就是PPT提供的,利用低碳能源,碳效率高,碳排强度低,提供可持续、舒适、质量高的……。

今天演讲五个内容:

高谈经济与传统工业化

低碳经济与传统工业化

高碳经济诞生于1750年产业革命,由煤炭替代以后,能源交替发展的趋势。高碳能源、高碳经济也推动了传统工业化,高碳能源为产业革命带来经济动力。

高碳经济、传统工业化与社会文明,既有矛盾,又有一致。创建了社会文明三大效应。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上,是正效应,但是在生态文明上,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暖的负效应。

这是第一个工业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水污染。

这是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日本重金属污染。

英国的伦敦高碳能源烟雾污染事件。

生态文明负效应,生态退化,沙尘暴等等。

全球气候变暖,大家可以看看画面上黄色的标志,从1750年以来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已经达到122000亿吨,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了0.74度,并继续升高。

这是我在日本学的一种技术,就是模拟气候变化从50年到2100年,由蓝到黄到红,说明地球温度逐步升。

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

低碳经济实际上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第一座胡佛大坝电站开始,开创了人类水电无碳能源的序幕。第二个五十年代奥古宁克斯原子能电站,世界第一座核电站。

结合这个观点,有几个标志:

07年英国政府宣布能源白皮书,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60%,创建低碳经济。

日本政府08年宣布建设低碳社会的宣言,2050年,二氧化碳派量比1990年减少70%,建设低碳社会,这是世界上两个显著标志。特别是这两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代表性,都缺能源资源,迫使他考虑经济模式的转变,也是严重环境污染的国家。

传统工业经济模式向创新型经济模式转型,利用新的基础,新的能源提供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江泽民第一次十六大指出。

强调了实施文明发展,以新兴工业化能够矫正前面所说的生态文明的负效应。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1、可再生低碳能源前所未有快速发展

全球风能年均增速20%。中国在风能发展方面,是比美国、英国、印度都要发展速度快。

在太阳能方面,领先的德国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建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工程。美国建立最大的德索托太阳能中心。

水电能源,也是物探的,150多个国家40%以上能源依靠水电,伯希、挪威等20多个国家90%依靠水电。

核能更是受到重视,40多个国家432作核电站。中国比例低,我们正在将要建设16个,使得比例大大提高,有利能源结构的调整。

2、关键产业加快低碳转型

主要指的工业、交通、建筑三大关键产业,发达国家各占三分之一。

转型的话,这些重要的产业,通过政策指南和法律保障、强制性的节能标准,前面演讲的专家已经谈到这个方面的问题。

交通方面,主要两个方面获得进展:推进低碳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在中国也在这方面正在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建筑,商业、住宅建筑排放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全球新建筑50%位于亚洲,其中一半在中国。

建筑要节能四个环节。

北京奥运会、世博会、山东德州太阳能城、上海的碳排放等等中国在这方面迈出很大步伐。

3、低碳城市成为低碳发展重要载体

城市是能源消费高度集中和碳排放强度高度敏感地区,07年,全球城市人口总占两49.5%,2030年将占60%。

4、碳捕获与封存、洁净煤技术成为气候友好重要技术

尽管高耗能,但是高碳排,也可以。中国在奥运会已经有收割项目在世界上成功。

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特点

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拥有低碳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呈增高态势

因为发达国家二产高端地位,三产占70%,军属低碳产业,而发达中国家,产业结构处于能耗碳排放高的。

2、发达国家拥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实力,发展中国家则望尘莫及,人均GDP前面有专家说了,我们已经超过3000美元,相当发达国家16/1。

3、发达国家具备低碳发展科技优势,发展中国家则相形见拙。

发达国家悠悠科技优势,并掌握高新技术垄断全,而发展中国家处于明确不对称。

4、发达国家掌控国际规则制订主动权,发展中国家则力不从心。

他们有很多优势,他们主导着碳排放的交易。我们明显处在不对称的弱视境地。

未来我们发展中国家如果要以碳减排,比如中国到那个时候,我们碳减排的成本就会很高,因为低成本的叫人家廉价买走了,剩下的就是骨头。

在应对措施上,非群横性,发达国家海岸城市:洛杉矶、论坛等拥有安全防洪设施。发展中国家依靠气候变化基金,不够英国的防洪一周开销,发展中国家面临悲剧性后果。

发展中国家并不拥有可供交易的碳减排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交易中出售只是本国战略资源“碳容量”,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有在交易中走向商业化轨道之虞。

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实施,明天就是今天,今天形势异常紧迫,人类历史场合中反复上演着这样的悲剧,这就是太迟了。我们希望不说这句话,我们太迟了。

5、国家凭借优势低碳经济一路强势推进。

美国:低成本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获得民众的支持,他预算的成本2020年每户支出增加8%,92英镑,民众是可以支持的。

日本:把能源和安全、低碳社会放在重要的位置。

制订国家新能源战略,他们的能源目标都非常明确。

再循环型社会基础上,全球第一个提出建设“低碳社会”。

减少70%的二氧化碳,这是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里减幅最大的,将来花的GDP总额是2050年占1至2%,每年11万亿日元。

这是我把日本的翻译过来,12项行动共减排23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1990年70%。政府各个部门全部都有份。

低碳革命核心内容目标成为:低碳革命领先国家。

运用经济政策和刺激手段,引导国民低碳消费。

运用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低碳优势产业/企业,产官学体制,造就低碳骨干产业企业。夏普公司、丰田公司、日立公司等。

实施“双推进”策略,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并进

开发城市矿山,发挥资源大国优势,欲与“资源大国”匹敌

6、发展中国家顽强突破高碳困境

非洲国家:

发展低碳能源持慎重台湾,必须保护生态平衡和粮食安全

印度:能源净进口国,70%原油依赖进口,主要碳排放大国。

3、巴西:水电比较高大90%,生物能源一枝独秀,乙醇燃料非常便宜。是否值得推广,国际上有争议。

中国:能源结构多元化目标,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五、低碳经济给中国的启示

1、中国勿失低碳转型良机

发展低碳经济并临渴掘井,是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需要

低碳经济并不是陷井,决不可坐视而自甘“边缘化”

缩小低碳差距,为突破发达设置的碳壁垒”奠定基础

2、坚持科学决策

资源/能源“存量有限”

资源/能源“增量有限”

环境服务“功能有限”

促进“三种能力”

可持续能力

稳定性能力

生产能力

和谐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经济

3、遵循“6R原则”

末端减污减碳

重复使用资源/能源

循环利用资源/能源

利用替代资源

利用可再生资源/能源

推进生态修复/重建

世界资源足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但是无法满足每个人的贪婪。

政策创新

低碳经济之船不能在没有航标的河流航行,财政资金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管理创新:荣辱行业管理和区域发展规划,制订交通、建筑、制造等关键产业低碳发展标准,纳入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省/市打造

4、鼓励企业推进机制创新

实施双减协同控制减污、减碳

实施协同控制,获得共生效益

日本、欧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5、企业推进技术创新

6、创新与务实相结合

我们喜欢跟风,一说低碳经济、能源到处都是低碳,一片都是低碳之风,很多地方搞花拳绣腿,不适合搞的也做,搬外国人办法也不行,我们不是几代人能建的,一代一代的建设。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请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毛大庆给我们发言。

毛大庆:各位老师、同学,很荣幸参加这个活动。

前面几位嘉宾把理论说的很透彻,把我放在最后,一方面想谈点具体的事,从这个行业怎么看待低碳经济,以及低碳带来的商业机会。另外是房地产不招人喜欢,讲一点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低碳这个话题,节能也好,不是说哥本哈根开会之后,我们才应该做。刚才彭主任说的历史回顾,很受启发。所有的发达国家,特别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我们的生产,而获得他们发展的这些国家,很早就已经准备低碳的转型和低碳的节能在经济过程中,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的工作,我们一直输出和消耗,我们作的反而少,思考反而慢。

刚才说到关于整个能耗、碳排放,特别提到建筑行业,总量里占的很多,地产行业在减排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他国家看起来,住宅、商业建筑占总的能耗比例不如他们多,我们的人工多,工业占比里,还有三分之一和建筑相关的,从建筑行业的能耗,30%,我算可能还要多,接近40%左右,总的能耗,包括我们的碳排放,这些标准里,40%是建筑行业的,但是住宅行业在建筑行业里占40%左右,建筑行为和能耗、碳排放相关都很多。这张表也很有意思,涂了颜色是建筑行业相关的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的曲线,大家看社会方方面面技术和手段做了一个划分,和成本有很多关系。

这些手段大致分为三类:1、相对基础的,早就该干的,而做得不好的。照明、高效办公电器,和城市建筑有很大关系的等等。这些我们说应该严格遵照本地标准和政策,主要对于建筑和运输,非常基础的行业的。

2、长期稳定的国际系统为产业界提供激励措施,部署有效减排技术。通过国际合作还是引入新的国际理念,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3、是我们应该向国际学习的,碳捕捉等等技术,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我们建筑行业应该有很大作用。

大家知道万科是去年和前年已经蝉联两年的全球最大的住宅的供应商,销售额一直是世界上最大公司,连续八年是全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万科一直是非常注重,非常关注绿色的实践。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万科在管理层,特别是董事会的推动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绿色实践,前面两个阶段是非常初始的:

绿色萌芽:1988至1998,包括节水、绿化节水等等。

探索尝试:1999至2002,包括一线公司开始尝试绿色技术进行试点运用,万科总部深圳成立了建研中心进行探索。

系统实践:2003年至2009年,万科开使用绿色系统解决住宅上的绿色和节能减排工作。把绿色工作提升至企业战略阶段。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动作,开始在全国引进,在日本用了很多年的住宅产业化和工业化住宅的技术。另外,开始在建筑中大量可替代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等,在深圳去年竣工的万科中心,几乎是中国参观中心的范例作品。这个项目目前是美国认证的唯一的建筑。大量的利用冰蓄冷,太阳能发电等等。万科的垃圾分类,和垃圾能源化的工作,后面还会介绍。

作为企业来说,绿色也罢,节能也好,为企业未来的远景明确了战略方向。刚才彭司长说的,不是愿不愿意,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生死存亡的议题,作为主流供应商,这个问题对于万科来说很重要的课题。万科在全中国34个城市搞房地产,每年完工量非常大。所以在这个工作中,万科的绿色规划,我们有几个主要内容:

1、全装修,大家听起来,可能不是很新的概念。给大家听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现在大量的城市,和大量的开发商不认为精装修住宅是一个必须要作的事。上个月建筑部部长两至三各城市强制性要求精装修住宅的工作,意义是什么?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跟踪调查。我们跟踪了一个90平米的一套房子的建设过程之后,很容易的发现,二次装修如果小业主自己做,和房地产统一做,多产生的垃圾,加在一起,我们算了一下,八年来累计的装修房减少20万吨,其实万科作了多少套房子,在全国做了34万套房子,如果乘以两吨,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是一个万科公司,如果全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垃圾量有多少?万科在全国住宅占有份额最高2.2%,这样算来,全中国的住宅,由于毛坯房产生的垃圾,这个数字,可以10层的足球场乘以50个,这是很具体的看法。

2010年,全力了一个集团的目标,所有新开工的项目,确立100%实现全装修。

2、工业化

在老百姓里,对这个事情很陌生,什么叫做工业化住宅?有人叫做构件化住宅,有人叫做配套化住宅,不管叫什么,这个技术在国际上,人口多、土地少、建筑密度高的国家,工业化住宅应用非常广,尤其以日本为非常显著的代表。去年在日本东京,看他们盖300米的房子,这个房子,工地上的房子,几乎看不到太多工人,所有的操作在一个巨大屏幕的办公室,所有施工图纸和施工结点都程序化了之后,所有的房子各个配件都在工厂里做完运到工地,由电脑控制构建搭建,这样300米房子的施工周期,是我们中国盖同样房子的三分之一,整个工地非常干净,一没有扬尘,没有污染。这样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整个水泥用量是我们的一半。当一个建筑工业化,整个趋势流行以后,我们制作水泥的量就会变小,排放就会减少。

作为消费者、客户能得到什么好处?很简单,就是质量、性能。

在北京工业化住宅完工以后,入住了一年多,年轻的业主觉得房子很拉风,不是人手做的,是机器做的,测试能量消耗比普通住宅降低了12%,为什么?工业化住宅墙体保护放在混凝土里,非常的好的减少能耗。

另外,企业来说,就是效率。我们在中国做起来,已经给我们自己少了很多,远远没有达到日本工业化的标准。如果推开以后,对中国的北部地区大有裨益。像长春可以实现工业化,每一个项目工期可以减少冬季施工。

这一张报非常有代表性,从节能节水各个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工业化从04年一直到现在,做了很多尝试,为了实现工业化,进行大量的科研和建筑技术方面的探索,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施工工艺的改革。

这个工业化改革为中国将来盖房子新的改革,劳动密集型的盖房子成为新型的智能化盖房子。

中国要把工业化真的盖起来,盖得高,必须用非常好的科技手段,解决我们的抗震技术问题。

万科在2014年万科主流产品80%实现工业化,几乎可以80%用先进的技术来盖,那是非常有意思的场面,用工业化盖的住宅,非常有工业美的。这些房子可能更符合未来的年轻人的审美的诉求。

3、绿色房子

万科是头一个以集团的名义,全面响应国家标准的。申请建设部绿色三星标准,和未来使用三星标准。185条对建筑物的要求。

万科已经有一个项目获得绿色一型为参照标准,这个项目很有意思。我给大家放一段小的视频。

中国台湾的垃圾能源化做的最好的地方,实现小区60%的自身产生垃圾经过科技处理以后,可以在本小区循环使用,我们学习了这个技术,在北京采用了这个技术,北京可以达到45%的小区垃圾内部循环使用。

(视频播放)

万科通过自己的实践,我们也在证明一个问题,其实节能也好,绿色也好,这些东西远远不是口号,其实从企业来说,很多可以做的。在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的有意义。我们很多哥本哈根开会的时候,对减排并不感兴趣,比如俄罗斯。有的地方对节能感兴趣,对减排不感兴趣。中国节能减排在今天的发展阶段两点而一,都很重要。

在很重要的历史时期下,我们远远不会觉得这种目标是一个负担,更多的成为找到很多商机,让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在这里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研发过程中,其实很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都走到了一个平台,而且在扩大,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希望有机会在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的演讲嘉宾,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财富,论坛将高一段落,最后用简单的时间,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做一个简单的会议总结,最后请邵滨鸿秘书长致闭幕词。

林桂军:今天我们这个会议非常成功,特别是能够坚持到现在。总结下来,几个对我印象非常深刻:

后危机时代我们过程是否扩大对外开放,我们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利润在什么地方,在国外争论非常大的问题。应该说还形成了两派,改革开放派和保守派。后危机时代第二个方面,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中国已经作为大国,能够影响贸易条件的,从我们中国作为大国来说,我们更加关心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外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很多嘉宾说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走向世界,人才缺失,产品出去质量很低,我们好象也是我们每一个贸易摩擦很大,未来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我们的体制还在贸易摩擦中不断的发生变化。

我们作为一个大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也是我们演讲嘉宾非常重视的课题。我们国家虽然增长非常快,但处处受挤。后面三位嘉宾说的低碳经济,问题就是发达国家采取的比较自私的重新获得自己优势产生怀疑。谈到了新的经济秩序,特别是美国强调,当前的全球经济秩序是核心利益,我们很多学者都在努力提出新的经济秩序,碰撞非常大。

刚才强调美国有一个五年倍增,之前从来没有说过,几年使我的出口达到什么水平,这是上半年没有听说过,也是政府政策在经济过程中作用发生变化,我们可能还拭目以待。

我们学者们还关心产业升级,我感觉到不同人词汇表达不一样,产业升级是否符合一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回答。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提出,我们以要新的服务业引导制造业,我觉得这是新的提法。另外提出我们只要适当的发展虚拟经济,我们产业过程中,提出了后危机时代我们是一个综合对外贸易战略,扭转外需超前发展,内需滞后发展,是内需太快了,外需太慢了,把很多责任推在外需上,对内需思考的不多。其实在内需上缺乏改革。

我们也谈到了主权国家债务问题,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宣布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古典的大的挫折,心里新古典的人比较沉闷,包括我本人,也说的比较少,重新思考。但是这个主权国家债务问题,从另外一方面使新古典人重新振奋起来,可能新古典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的争论,在主权危机爆发下,可能朝着新古典方向上发展。

由于时间关系,不详细说了,在这种情况下占据过多时间,让我们秘书长说更重要的,能够坚持到现在,再次表示感谢!

邵滨鸿:向所有的来宾、演讲者、参与会议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在这个房子里从早上到现在关注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是有使命感的人,如果过去对自己不是很了解,从今天开始,应该对自己增加一份了解,很有使命感。

我要感谢演讲嘉宾、参与者、支持这个论坛的几个单位,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尤其要感谢今天这些辛勤工作的媒体,他们把我们所有的真知灼见关注的问题用直播的方式传播出去了。

在最后,我要感谢为这次论坛付出最直接工作的具有自愿者工作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和同学热烈的响应,第一届论坛在这里召开,今天是第二届论坛,我们学会愿意一如既往的把这个论坛越办越好。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非常单纯,成立三十周年了,同行对我们非常高的认可。我们只做一件事,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提高我们中国研究世界经济学的整体水平。我们每年所做的全国范围的年会,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包括专题研讨会,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今年这个会之后,5月23日在湖南大学有一个两岸经贸关系论坛。围绕这个问题有很多的想法、争论、不清楚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一起进一步的讨论。

之后10月份在厦门大学举行成立三十年的纪念会,不会有其他的仪式,仅仅是讨论三十年来中国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在这之后我们已经历经一年的评选工作,就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倡导的优秀论文奖的评选,第二届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揭晓,可能在上海举行一个国际研讨会。

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同行能够关注我们的活动,以你们的学术成果积极的参与我们的活动中来。

谢谢大家!

 

 

扫一扫分享本页

 
相 关 新 闻: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