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玲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主任):基于货币职能的人民币国际化思考

2010-06-01

一、研究意义

货币被定义为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清偿中被普遍接受的物体。是人们为了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共同选择的结果。随着“选择人数”的增加与货币“接受范围”的扩大,一国货币的使用从本国境内逐渐扩大到其他国家再逐渐被全世界所有国家接受和认可,这个过程就是货币国际化过程。

因此,一国货币具有国际化性质是使用该货币的人们共同选择的结果。一国货币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是“被选择者”和“选择者”共同作用结果。“被选择者”是指货币和该货币发行国。“选择者”是指愿意使用该货币的非居民和其他国家。“选择者”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被选择者”的角度出发的,却忽视了“选择者”的作用。如果“选择者”的力量很强大,也能把相对弱势的货币选为国际货币或区域货币。人民币的区域化过程就印证了这一点。

而选择者选择货币的依据可以有其偏好、价值取向、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和与“被选择者”发行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等都因素,但实质上是为了选择一种更经济的货币工具,看中其能更好地发挥货币的职能,就像人类社会从克服物物交换的弊病中产生货币一样,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人们对货币更经济的选择产生了国际货币。

所以,从货币职能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际货币职能的内涵

货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与储藏手段。

那么,从国际范围看,国际货币的内涵也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职能

微观主体

官方机构

价值尺度

记账单位、计价货币

货币锚

交易媒介

交易货币

干预货币

价值储藏

财富储蓄货币

储备货币

具体描述如下:

一是价值尺度职能 ,即微观主体个人交易中作为记账单位,用于账面资产的标价,在国际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用于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标价;在官方机构中执行货币锚或基准货币,供政府在制定货币平价或外汇交换时所使用。货币对内、对外价值的稳定是影响该职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对内价值一般指国内的物价水平,对外价值则一般指实际有效汇率水平。

二是交易媒介职能,即在个人商品与劳务交换中作为交易货币;被官方机构作为干预货币,用于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和为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融资。此时影响该职能的主要因素就是交易的规模,包括实物贸易规模和金融交易规模。

三是价值储藏职能,在个人交易中作为资产货币,即个人在持有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在官方机构中作为储备货币,是政府在持有官方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该种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收益性是影响价值储藏职能的主要因素。

三、影响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的因素

如果人民币能在国际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工具,则意味着人民币就“被国际化”了。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以美元为参照物进行对比来判断人民币“被国际化的程度。

1.经济规模。

人民币的国际化,从本质上说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产物,是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在货币形态上的反映,因此中国经济规模决定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潜在使用情况。表1是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

 

1 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

年份

中国GDP/全球GDP

2001

0.04169

2002

0.04401

2003

0.04416

2004

0.04614

2005

0.04943

2006

0.05430

2007

0.06162

2008

0.07140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一直在低位徘徊,直到2008年才达到7%。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国际货币进行计量可以看出,三种货币与其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按经济总量排名的世界前三名,其货币的使用也分别为世界前三名。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基本占世界总产出的20-25%左右,与之相应,美元和欧元在交易货币中所占的份额也稳居于前两名。

因此,从这一经济规模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条件不成熟。

2. 贸易规模。

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发挥的程度受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贸易规模影响。商品交换的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推而广之,国际贸易便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货币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样。衡量贸易规模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指标是中国进出口量占世界贸易规模的比重。见表2

          2 中国进出口总量占全球进出口总量的比重

年份

中国GDP/全球GDP

2001

0.03672

2002

0.04268

2003

0.04955

2004

0.05526

2005

0.05978

2006

0.06458

2007

0.06840

从表2可知,中国进出口总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是逐年上升的,至2007年底占6%左右。据资料,2008年这一指标又达到8%以上。从实际情况看,世界上主要三种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及地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份额分别是世界前三名,其中欧元区和美国的贸易份额始终在7%以上,美元和欧元的在世界计价货币中的市场份额也始终居于世界前两名。由此可见,贸易的规模对世界交易货币的影响具有直接的作用。

但是,也不能就此下结论,人民币“被国际化”具备了一定的贸易基础。因为,除了贸易总量,在进出口贸易中对计价货币的选择和使用也会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的需求量。按照国际惯例,在发达国家之间,大部分贸易都是以出口方货币计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多地采用发达国家的货币或者是美元这样的世界货币。一国货币在国际交易中用于计价货币的比重,实际上是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贸易结构和对外贸易流向以及该国货币在国际上被接受程度的一个综合反映指标。

3.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程度。

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蓄职能发挥的程度受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程度的影响。

在国际交往中,微观主体在选择何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时,会充分考虑该种货币的币值稳定程度,一国货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应该保持足够的稳定。价值稳定的货币有利于微观主体核算成本与收益,也减少了为防止外汇风险的套期保值成本。相反,一国货币如果其币值变化大,通货膨胀率高,或物价变动幅度较大,都会给交易个体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会使该币很难成为国际货币。

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率见表3

3 20012009年我国CPI

年份

中国CPI

2001

-0.3

2002

-0.4

2003

3.2

2004

2.4

2005

1.6

2006

2.8

2007

6.5

2008

1.2

2009

1.9

 

相对来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不稳定,人民币对内价值稳定程度受到挑战。

除此之外,对于官方机构来说,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体现是选择何种货币作为钉住货币。一种货币被其他国家钉住,除了两国经济关系密切程度外,货币的稳定性是重要条件。只有一国货币稳定,钉住该国货币才有助于增强钉住国国内的货币的稳定和政府政策的信誉,起到稳定钉住国国内经济发展,促进贸易与投资的目的。

而且,对于官方机构来说,货币价值储藏职能的体现是将其作为一项储备资产,应在危机来临时能够满足政府干预和防范的需要,为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当进行国际经济往来或其他国家交流时能为政府随时使用和转移,这些都需要保持该种资产的价值稳定。同时各国中央银行选择国际储备货币,还将该储备货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希望实现该资产的增值,因此需要考虑其收益性储备货币的收益性等因素。

以美元和日元为例,选取19822005的货币年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我们用美元的货币市场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可以得出美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同理可以得出日元的年平均收益率。将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942001,美元的平均收益率(大约在4.5%左右)要大于日元的平均收益率,这可以部分的解释从1994年到2001年美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明显上升的原因。

因此,稳定币值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必须坚持的宗旨。

从汇率来看,人民币的波动相对比较稳定,见表4所示。人民币的稳中有升,提高了人民币“被国际化”的吸引力。

4 20012008年人民币对平均汇价

年份

中国CPI

2001

827.7

2002

827.7

2003

827.7

2004

827.7

2005

819.17

2006

797.18

2007

760.4

2008

694.5

 

4.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

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该货币发行国必须拥有一个较为开放的、交易规模巨大、体制健全的金融市场。以日本为例,其政府为提升日元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中,放开欧洲日元市场和建立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如降低准入限制, 实行永久性租税政策) 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为了适应日元国际化的需要,日本政府先后放开了政府短期债券市场和贴现短期国债市场。日本于1986 年建成东京离岸金融市场, 到1990, 非居民的日元交易量就从192亿美元飞速增加到2150 亿美元, 占非居民货币交易量的比重也从21.6%上升到43.4%

当然,通过最近几年来的金融改革,人民币实际上已部分地在东南亚区域内发挥着货币的职能,如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推出,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的试点以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等。因此,尽管人民币“被国际化”尚需时日,但前途却是光明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