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现有产业结构变迁文献主要基于恩格尔法则和Baumol效应解释产业结构变迁过程,而基于Baumol效应的模型往往被认为难以独立地刻画农业、服务业和工业三大产业部门完整的产业结构变迁事实。本文将复合CES函数引入到一个经典的Baumol效应模型中,允许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替代弹性存在异质性,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基于Baumol效应模型的缺陷,还有潜力解释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工业部门增加值占比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变迁过程。基于中国1978年以来的数据,本文发现仅仅依靠Baumol效应,就可以较好地模拟我国农业增加值GDP占比不断上升、服务业GDP占比不断下降和工业增加值GDP占比高位徘徊的基本经验事实,本文研究还发现我国制造业部门还未明确进入“倒U型”产业结构变迁后半段,因此现在还不能判断我国已经进入工业部门劳动力比重和增加值比重下降的“后工业化阶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关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有两个著名的事实:一个是“库兹涅茨事实”,它描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则持续上升;另一个是“后工业化事实”,它描述当经济发展到较发达水平时,工业部门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而服务业则逐步成为经济的主体部门。现有产业结构变迁的主流理论模型主要依赖恩格尔法则解释产业结构变迁的源动力,Baumol效应被认为只能起辅助作用。本文认为,现有的建立在Baumol效应基础上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都使用对称性CES函数,将所有产业之间替代弹性限定在完全相同的水平上,这严重限制了其理论解释力。为此,本文将复合CES函数引入到一个经典的Baumol效应模型中,允许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替代弹性存在差异。然后,本文基于中国1978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 1,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 1,在这两个差异化的替代弹性下,本文的研究较好地模拟了我国农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上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下降和工业增加值占比高位徘徊的典型经验事实。 ● 学者介绍
徐朝阳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现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从制造向服务转型过程中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The World Economy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计划,荣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王韡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在《经济研究》,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Macroeconomic Dynamic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课题,并担任《经济研究》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人,曾获得中国留美经济学会邹至庄最佳论文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