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关闭】 |
【中国网财经《中国报道》】洪俊杰:外资企业“撤离成风”?你信了吗 |
发布时间:2020-04-22 发布人:SITEUIBE 点击数:974 |
(来源:中国网财经《中国报道》2020-04-20)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都遭受了不小冲击。近日,有关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言论引发了各界广泛深入的讨论。“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支持经济全球化,推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在今天(4月20日)举行的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袁达指出,随着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外资基本盘总体上是稳定的,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外国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一批外资新项目即将落地,这充分说明中国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和坚韧性。 “外资大规模撤离”是真的吗? △ 4月15日,广西钦州港无人机航拍景象。 据路透社和彭博社的报道,当地时间4月9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提到,一种可能吸引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的政策是,将回流支出100%直接费用化,按照他的解释,“等于我们为美国企业从中国搬回美国的成本埋单”。 在美国之前,日本产业经济省也在4月7日推出了一项总额10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万亿元)的抗疫经济救助计划。这一计划中的“改革供应链”项目称,将花费约合158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日本企业把生产线从中国转回日本国内或向其他国家转移,以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 消息一出,外资是否会大面积回流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带来的一个变化是,很多国家更加警惕本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外资企业会考虑生产布局多元化,防范因疫情防控导致边境封锁,进而造成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跨境运输受限等问题。” “2019年,外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是12.57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四成左右。部分外资企业还在半导体生产、电子消费产品加工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在我国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庞超然分析说,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外资撤出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外资大规模撤离是否可信?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改变,当前也并没有出现供应链、产业链因疫情影响向国外大规模转移的现象。 多位受访专家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企业调整生产布局是正常的经济活动,撤离不是‘脑门一热’就能做出的决定。”专家指出,外商选择在一国投资,往往会综合考虑资源、市场、效率、政策等多重因素,因疫情置这些因素于不顾而选择大规模撤离,既不符合企业整体战略,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一旦撤离,企业将面临高昂的转移成本,只有在动力非常强的时候才会考虑这样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企业在一国长期形成的经营网络要想实现转移并不容易,“即使政府出资覆盖转移成本,但转移之后产生的问题,如市场需求小、生产成本高等,政府却不能进行兜底。” “用脚投票”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4月16日介绍,据监测,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对全国8700余家外资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14日,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2.8%。据有关调查,中国华南地区98%的日资企业已恢复生产,开工率达到100%的企业占41.4%,开工率为80%至100%的企业占42.3%。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是各国企业多年来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是各经济体要素成本、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哪个人、哪个国家能够随意改变的。”高峰强调说。 △ 上海一季度实到外资同比增长4.5%,新增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15家。 外国政府出资呼吁企业回流,企业却继续“用脚投票”,一些外资企业的新一轮投资计划正在有序开展。美国零售巨头Costco4月9日正式入驻苏州高新区,计划建成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大型会员制仓储式超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1月20日发布的《设计招标公告》显示,丰田将与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资兴建电动车工厂;星巴克将在江苏昆山投资1.29亿美元建造绿色环保的咖啡烘焙工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全世界优化配置资源是务实之需,不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非经济因素掺和到企业经营中来。”洪俊杰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说,在疫情背景下,不止我国,全球跨境投资都将出现萎缩,但中国依然会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内外兼修,以内为主 这种吸引力一方面来自中国“全球市场”的地位难以撼动,另一方面来自政策支持下中国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在华投资的企业除了在中国生产出产品然后出口,还可以就地向庞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供应。 “如果失去中国市场,一些企业将陷入困境。比如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特点之一是研发成本高,往往需要庞大的市场来消化研发成本。”洪俊杰表示,日企也是如此,“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很高,产品大多流向中国市场。如果日资撤离中国转向其他国家,很难同时兼顾市场需求、资源匹配和劳动力素质等多个因素。”“目前的研究显示,没有哪个国家能承接我国这么多的产业活动,也没有哪个国家达到了我国的市场规模。” △ 湖南长沙重大项目建设逐步复苏。图为4月17日,工人在位于浏阳市的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厂房施工现场作业(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层面还相继推出政策红利,为外资来华创造条件,其中一个重磅文件是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颁布前,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15亿元、增长5.8%,新设外资企业超过4万家,继续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外商投资法》的落地将不断显现对我国未来吸收外资的促进作用。 而在疫情背景下,为了稳外资,政策层面也仍在不断发力。如商务部4月1日印发《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从5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举措和工作要求。“全球疫情防控吃紧的情况下,我们率先稳住形势,给外企提供了良好的复工复产环境,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很难做到的。”洪俊杰坦言。 “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改革开放依然是我们的法宝。”洪俊杰指出,当前任务的重点是持续扩大开放,内外兼修、以内为主,打通市场阻塞,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袁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做好加快复工复产、加快实现复产达产、深化国际合作三方面工作。 他指出,从中长期来看,这次疫情或许将对国际产业链的调整带来一定影响,但大趋势不会改变,我国制度优势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不管外界环境怎样变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化改革开放,在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增长点,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附原文链接:http://m.gxfin.com/article/finance/default/default/2020-04-20/5254323.html |
扫一扫分享本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