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关闭】 |
林桂军谈产业链“东南飞”:国内市场过剩,转移有助产业升级 |
发布时间:2023-04-18 发布人:wy 点击数:1411 |
在世界经济放缓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风险的大背景下,经济议题成为各方关切。3月28日,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今年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 论坛首日上午,围绕中美经贸往来、产业链转移以及消费恢复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前副校长林桂军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当谈及国内部分产业链“孔雀东南飞”现象时,林桂军表示,从短期来看部分产业链转移的确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 “中国和东盟经济都在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环境也并非外界说得那么差,甚至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未必能找到更好的投资环境。”林桂军说道。 1.谈中美经贸:美国长期加征关税会引起贸易结构变化 南都:目前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美两国之间关系比较紧张,“脱钩”论调盛行,你怎么看? 林桂军:这关乎全球价值链转移问题,我们首先要问中美经贸是不是已经“脱钩”,能不能找到确切证据,当前外贸下滑是短期性还是持久性?外界认为中美贸易“脱钩”的重要表现是美国对中国加征3000多亿美元关税。毫无疑问的是,长期维持加征关税措施肯定会引起中美贸易结构的变化。但这是否会导致中美贸易总量发生变化,取决于中国产品跟其他国家产品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而且从美国长期利益和现有中美贸易逆差规模来看,其他国家的补充替代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都还很难说。 其次,产业链为全世界通用,如果“脱钩”,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会呈现下降趋势;但目前数据比较稳定,欧盟和亚洲都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中国和东盟经济都在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环境也并非外界说得那么差,甚至说在全球范围内很难能找到其他更好的投资环境。 南都: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些外贸挑战? 林桂军: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随着亚洲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中国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一般贸易出口额超过了加工贸易出口额。一般贸易要征收关税,加工贸易则不需要,按理说加工贸易优势更大,这背后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加了,这部分出口推动了一般贸易出口额超过加工贸易出口额。 2.谈产业转移:国内市场过剩,转移有助于产业升级 南都:近年来中国部分产业逐渐转移至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而言,“孔雀东南飞”是好事还是坏事? 林桂军:从短期来看,的确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另外,这也可能和我们政策有关。比如中国棉花进口税率很高,但是越南、柬埔寨税率很低甚至是实施零关税,所以纺织业就转移出去了。另外,中国市场本身也面临着过剩问题,产业转移当然是好事。 国家从改革开放起就十分重视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构建国内自主价值链,正如当初出于对汽车行业的重视,我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事实上以前中国产业链价值也曾受到冲击,当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就曾带来一波冲击。 现在都说外资撤走,能走掉多少,如何撤走?外商来华如果投资不下去,首先会不增资,但接下来他们无处可去。另外,外资未必有“转移”概念,更多时候是我们“造”出来的。不过企业的确有“备份”意识,但从历史来看,过去跨国公司备份的结果是增强中国产业集聚,至于下一轮的备份到底去哪,我想他们未必能找到合适地点。 南都:外界还关心制造业流失问题,这样的担忧有道理吗? 林桂军:这的确是个问题,有些政策可能会造成制造业过度流失,比如是否过度鼓励服务业而忽视了制造业。但未来我们还要面临一个更大问题:要保持制造业的主体地位,究竟是通过政府政策还是市场规律来实现?现在还没有太多人去探讨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在成长阶段,所以大家还没有开始担心,只是美国一些政策使我们变得比较敏感,认为中国制造业是不是开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谈消费恢复:消费能力的恢复具有滞后性 南都: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经济走势,特别是在消费恢复方面? 林桂军:尽管目前经济逐步复苏,很多企业家也嗅到新的信号,大有甩开膀子实干的架势,但是整体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调整,一个明显迹象就是需求没有跟上。我注意到很多商铺已经恢复正常营业,但客流量还跟不上,这是因为消费能力的恢复具有滞后性。 当经济前景看好时,消费者首先会观望看好的形势是暂时还是持久,只有在判断形势的改变是持久时,消费者才会选择增加消费。另外,消费者在财富受到冲击后,也要一段时间增加收入来恢复原状,这两点都说明受冲击后的消费者增加消费需要一定时间。 南都:日前中方领导人访问俄国备受关注,未来中俄两国还有哪些可能共享的发展机遇? 林桂军:亚洲国家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都很担心能源安全,中国也不例外,这为俄罗斯和中国乃至亚洲国家合作提供了基础;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模式也很不一样,中国市场规模很大,产品都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俄罗斯经济规模有限,但在一些具体工业产品乃至高科技产品上有生产优势,中国对这些具体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可以实现差异化合作,这是未来中俄开展合作、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
扫一扫分享本页 |
|
|